第4章(1 / 2)

烂熟 陆启明吴奶奶 2560 字 2个月前

开始陆父好商好量挺客气,几名妇女同志使命必达。

陆父就急眼了,拎着扫帚把人撵出去几回,再来他就装神弄鬼。人多少沾点迷信,尤其看他家里红纸绿纸的纸扎人立着,犯膈应,再就不了了之。

小孩总算保住了,但陆母的工作没保住。

这个连环意外的孩子降生了,是个女孩,取名陆今安,夫妻俩希望女儿今后平安。

担心月子里的陆母哭坏了眼睛,陆父搂着媳妇的肩膀,安慰她,“这都是咱们这些年帮那边人行善积德攒下的福报,药都不好使,说明这孩子天意得留,以后我努力挣钱养你们娘仨。”

天意还是人为,怕只有陆父自己心里清楚。

陆父在医院对面开了一家殡葬用品店,卖寿衣、纸钱、花圈,他隔壁就是邻居满家开的熏酱馆。一条龙服务,病轻的撮一顿补补,病重的炼人也方便。

缘分不可言,喜事都赶巧,陆家闺女出生的同年,满家也生了个女儿t?。

满家属于老来得子,满父幼年染上小儿麻痹症,导致两条腿无法行走,从年轻拄拐到后期坐轮椅。不过还好,他父辈留下一门糊口的熏酱手艺。

那个年代,结婚一半靠介绍,满父到了该成家的年纪,邻居帮忙撮合过几户人家的女儿。但人家多少顾虑他以后生活自理问题,再有就是生育方面,都没看上他,只有陈岚不嫌弃他。

要问陈岚图他哪点,那只能说她自己嘴馋,就乐意吃满家的酱骨架,就这么稀里糊涂绑定了一生。

两人结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没多久就怀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勤劳人都有个通病,闲不住,陈岚怀孕期间一直坚守在熏酱馆忙活,结果累得早产。孩子生出来比男人手掌大点不多,皮肤薄得像层蜡纸,血管的纹路清晰可见,陈岚越看越着急上火,这一着急还没奶水。

陆家听说这事后,让赶紧抱孩子过来,热心肠要帮着奶,咋的也不能饿着孩子。

那是陆启明第一次见到满月,那时候的满月还不叫满月,叫满雪俏。她妈希望她以后能如雪一样白净、俊俏。

三岁的小陆启明好奇地低头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又红又小,黑溜溜的眼睛占了半张脸,像一只刚生的小老鼠,皱皱巴巴,丑得吓人。

陆母给他介绍:“这也是妹妹。”

小孩对万事万物都抱有新奇,陆启明也不例外,伸出一根食指,想碰碰婴儿露在外面的小手。谁承想,不如鸡爪肉多的小手,还挺有劲儿,反捉住他的手指。

软得像豆腐似的小手紧攥着,陆启明不敢硬抽,急红了脸,可她就不松手。

大人们笑作一团,说这小丫头长大得成犟了。

南一道街保留着旧时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走过狭窄的胡同,四方小院三面围着二层小楼,一条长长的露天走廊串联起十几户人家,住在这儿的都是多年的老邻居。

陆家和满家除了店面挨着,家也挨着,一户门的距离。

陆今安和满月一起长大,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天天赖在一起玩。陆启明和俩小姑娘玩不到一块去,顶多是她俩挨欺负了,他帮着出头。

这样平淡的幸福时光过了两年,陆家又有了新的大事。

90年代的深圳赶上好时候,一个圈画下去,遍地黄金,各色人怀着发财梦扑上去寻找翻身机遇。

陆母在家带了两年孩子,终于坐不住了。作为那个年代含金量极高的大学生,她自然不甘心一辈子平庸,和陆父商量走出去闯闯。

陆父起初动过心,但细琢磨不是那么个事。他去能干啥,南北殡葬风俗不一样,扎纸人都轮不上他。再说了,陆启明还在读小学,去那边语言不通,再把孩子学习耽误了。

因为这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