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杯子,摆上老领导的谱:“老廖啊,有事直接说吧,只要不是来找我秋后算账的,我这人一向很好说话的。”

廖卫江挑了挑眉,所以,他要是来秋后算账,她还敢做什么不成?

“举报是人民群众的权利,而且你的举报,真实有效,打击了罪犯,肃清了作风,给我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监督作用,回头我会给你补一个感激奖。”

屠姗呵了一声,感激奖?

葛波好歹整了个见义勇为奖,他来个感激这么潦草的奖励,也亏得他这么大个领导说得出口。

往前凑了凑:“老廖啊,你长了一张冷酷无情的脸,怎么有这么热情周到的心?不会是有求于人吧?”

廖卫江一点没有被拆穿目的的窘迫:“确实,今天来,是有事想求三姐帮忙。”

屠姗啧了一声:“廖部长这么平易近人,友善和乐,所求不小吧?”

廖卫江点头:“或许只有三姐能办成。”

“我?”屠姗挑眉,这么大的信任?

廖卫江:“三姐知道我是做监察的,在调查一道上,很有心得,所以,我知道三姐的能力,比公之于众的这些,还有很大的保留。

三姐的能力,或许已经超过常人所知道的范畴,否则那样大的山火,不可能没有伤亡。

还有救援过程中,那些被刻意忽视的地方,根本解释不了。

重要的是,之前港口爆炸案,文物盗窃案,三姐参与过的好几起案子,都存在过蹊跷。

我知道三姐明白我说的什么。”

屠姗似笑非笑的看着廖卫江,调查的还真是清楚,不愧是侦察科班出身的人。

“所以呢?”

廖卫江默了一瞬:“我十三岁时,父亲牺牲,母亲受不了打击跟着离开,他们就我一个孩子,也没什么亲人,我成了孤儿,因为父母离世,大病一场,是邻居叔叔和阿姨照顾我,收养我,把我当亲子照顾了两年。

十五岁时,我接替父亲遗愿参军,收养我的叔叔阿姨也为了报效祖国,出国留学。

十年前,他们本该学成归来,为国出力,却突然失去踪迹。

都说他们投敌叛国了,我不信,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调查他们的踪迹,如今有了眉目。”

屠姗神情逐渐凝重,他说的,不会是……

“姜援国,以前北大最年轻的教授,你或许不清楚,但他跟屠家关系很亲近。”

屠姗微微眯起眼睛:“我知道,屠家大嫂的父亲,但我并没有听说过他们有养子。”

如果廖卫江说的是真的,以他对她的调查程度,必然知道她和屠家爸妈走得近,她顶着涂三妹的身份,知道屠家的事也不奇怪。

或许,他就是因为她和屠家老两口走得近,才找上的她。

但他真的是姜家养子?

大嫂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有个哥哥,这么多年,他也并没有出现在大嫂面前。

廖卫江点头:“确实没人知道我在姜家生活过两年,我父亲是卧底,牺牲时,名声并不好,所有人都在谴责他,我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才跟着去的。

那时候敌人还在,我的身份不宜公开,所以住进姜家的事没有多少人知道。

后来我去参军,鲜少回来,再之后忙着报仇,身份敏感,担心连累旁人也没对外说过和姜家的关系。

再后来,伯父伯母出事,我要暗中调查,所以就把这事彻底瞒了下来。

不过小静是知道的,可能这么多年过去,没人在她面前提,她那时候又还小忘记了。”

姜静,她大嫂的名字。

如果真如他说的这样,倒也说得通。

他离开时,大嫂才五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