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居然还真让这假土族装出点模样来!

注:正史中只写刘寅做长史,没写他兼南郡太守。但《广弘明集》中收了一篇《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景蕤是刘寅的字。再加上当时州长史带郡很常见,类似于副省|长兼市|长,并且南朝时,荆州长史兼南郡太守似乎是个传统:

比如刘宋庾登之(《南史·庾登之传》:谢晦为荆州刺史,请为长史、南郡太守)、南齐萧颍胄(《南齐书·萧颖胄传》: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冠军将军、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南梁的刘之遴、刘之亨兄弟(《南史·刘之遴传》:以代之遴为安西东湘王绎长史、南郡太守)、贺革(《南史·贺革传》:寻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王峻(《梁书·王峻传》:出为征远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例子太多就不都列了,所以本书中写了刘寅既为长史,又兼南郡太守。

Ps上面史料中说的什么平西长史、西中郎长史等其实都是荆州长史的意思,因为南朝大州刺史都加镇、平、征这些将军号,而长史是军府官,所以会用军府职位来代称。故而《高僧传》里写一个僧人遇到刘寅说“遇见镇西长史刘景蕤”。镇西就是将军的名号。南梁时成书的《南齐书》记巴东王迁荆州刺史时加号镇军将军。

这个“镇军将军”我怀疑是“镇西将军”的讹误。理由有三,一是《南齐书》另一处记萧子隆:“八年,代鱼复侯子响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宁南北秦六州、镇西将军、荆州刺史”。鱼复侯子响就是巴东王,萧子隆取代巴东王的官职,取代的就是镇西将军。

二是刚封荆州刺史时一般都是镇西,比如巴东王的叔叔豫章王萧嶷当年做荆州刺史兼的就是镇西将军,镇军将军这个军号比镇西高了三阶,巴东王上来就封不合理。三就是南梁时成书的《高僧传》写刘寅是“镇西长史”。

听说可以插图,我试试水。

此图摄自中华书局1972年版《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巴东王的镇西将军就是“四镇将军”之一。

南朝将号官位繁复,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字词不同,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获封不同的号代表的意义、对生活的影响,可完全不同。写《南齐书》的是南齐宗室子,对于他来说这些是常识,再加上《南齐书》体例的原因,所以上图中写得很简略,大家不明白每个官号代表什么,没关系,后面随着世界的展开,会一点点地呈现出来的

第162章 夜沉铁拂

货栈彷佛巨大的迷宫,一座座仓库鳞次栉比,四周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人声犬吠以及货物挪动的声音。

管事的停在一座货仓,躬身道:“公子,到了。”

王扬取出一串钱来,微笑说:“刘管事辛苦,我们自已进去就好。”

管事虽早知王扬会打赏,但还是惶恐接钱道:“公子哪里的话!可折煞小人了!!!”

扑克脸不知道为什么,见到这一幕,对王扬更生厌憎。

仓库很大,一进门,一股陈腐的味道扑面而来。一箱箱货物摆成好多个方阵,纵横交错。

由于太暗的缘故,扑克脸也看不清这个方阵到底有多远,只有天窗里投进来的月光和王扬手中的灯笼,能勉强为附近区域带来一点光亮,更多的地方都隐没在黑暗中,只能勉强看见一座座小山似的轮廓。

“粮食在哪?”扑克脸问道。

“前面。那就是。”王扬伸手指了指。

扑克脸眯着眼走近,看到垒起来一人多高的粮袋,金色短剑从袖中滑出,割破其中一个袋子,里面的东西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不是粮食,

是沙土。

噗!

灯笼乍灭!

黑暗如潮水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