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1 / 2)

真正的原因,双方心知肚明。

乌平之说他公务多,太着急,忙累了些,以后会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这是模棱两可的话。他借此保证不会常去找洪楚,又留了后路,以后能因私事去他叙叙。

两人的话,乍一听毫不相干,互相却听得懂。

这也是让乌平之心颤的一点。他们有默契。

洪楚看着乌平之,眼底了然,知道不可能,又明白躲不过。他再次直言,他在祖宗面前发过誓,终身不嫁。

这是个坏消息。乌平之却因此释然。

能留住他就够了。太贪心,就会什么都得不到。

乌平之问他:“你不是真要走?”

洪楚笑道:“攻敌所必救。”

相识以来,两人头一次笑得这样畅快。

做朋友让人遗憾,也让人满足。乌平之放松了,能与他好好相处了。那些紧张、期盼,轻狂、忐忑,他的躁动、他的执着,都沉到了心底,化作燃料,烧起了一团不灭的火。

他越来越能平常对待洪楚,内心却越来越沸腾。只恨造化弄人,他们可以并肩同行,却很难共结连理。

他又想,结连理做什么?

事有好坏。这件事的好处在于,他可以跟洪楚同进同出,同食同寝。坏处是,洪楚会多一层来自世俗的束缚。

若是束缚,那就不要了。能这样也很好。

他一直藏得很好,直到去年查考绩,被洪楚察觉了异样。

百姓有副业,算不上经商,税收不变;百姓富裕了些,县里没有巧立名目加征,收税总额未有提升。

但县里办了件好事。经过三年的努力,沟渠挖通了,水车建设了,他们引水到田,这是利于农事,利于民生的大好事。他还有一街街、一村村走访的“苦劳”。一片为民之心,日月可鉴。

这个政绩,好也行,差一点也可。他这样机敏,善于交际的人,偏偏没去打点,还真就差了一点。

洪楚过了好几天,来找他放了话。他答应成亲。

乌平之没有丝毫惊喜,只感觉从头到脚被人浇透了冰水。他浑身发抖,脑子发木,嘴皮子都不利落了,上下相碰,只会说“不要”。

洪楚耐着性子,跟他说了两句场面话。

什么他们年岁相当,性情相投,又什么他不想再等了。软话说了,乌平之不松口,洪楚便转换了态度,只剩强硬:“我等你来提亲,不来就不用再见我了。”

他放了话,也不与乌平之磨嘴皮子,转身就走。

乌平之追着他拉了数次,都被洪楚甩开。眼看着洪楚要踏出门外,他只好动作粗鲁的把人拽回来,不管他的挣扎,把他堵在了门后。

乌平之语气近乎低吼,“这件事是我没有办好,但我绝没有以此逼你的意思!你要这样想,那你就是小瞧了我,也作践了自己。我不忍看你因为无奈、因逼迫,因与你无关的情意而妥协。就算那个人是我也不可以。”

洪楚没吭声。乌平之常看他像一朵蓝色焰火,但他的外貌气质都很冷俏。他们初次见面时,他看洪楚像腊梅。现在更甚。

乌平之说:“我知道你的才干、你的抱负,我知道你走到今天有多难,我更知道你领着族人另起门户的担子有多重”

他忍不住伸手,却不敢碰洪楚的脸,手心几乎要碰到洪楚脸上的绒毛,呼吸都能感受到热度,眼里只有彼此的样子。

他说:“你听着,我的确想要你心甘情愿的接受我,和我成亲,但我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和世上其他人一样欺你逼你,拿情拿义相要挟,让你被迫说愿意。我绝无这样的想法,我敢想敢做就不得好死!”

洪楚眼里有泪光。离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