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家里,夫夫俩回家,跟管家列好了单子条目,让他去办。争取中秋前办妥,他们到新家过节。
谢岩念叨着屏风,到了房里,就有了念头,提笔画图,神秘兮兮的不让看。陆杨会给自己留惊喜,谢岩不让看,那就不看了,等着搬家,他自会看见。
他们筹备着搬家事宜时,崔云照在家百般不适应。他明明没拜师多久,却好像习惯了被人鞭策着忙碌的生活,突然闲下来,他干这个没意思,玩那个也没意思,出门转一圈,又犯了老毛病,做什么都惦记着读书,回来读书,又静不下心,这这那那的走神、玩这个动那个。
等到傍晚,他看时辰差不多,想要去谢家拜访,却先等来谢家的小厮,说今天休息,不用去了。
崔云照真是不习惯,直到晚上吃饭,他突然得知谢家小厮还一并送来了“学习记录本”。
他的心都提起来了!立时惊恐地看向他父亲。
崔大仅用眼角余光,就把他小儿子的脸色看得透透的。
他不大喜欢小儿子。都说虎父无犬子,他这是老虎得蔫猫。
送儿子拜师谢岩,还是听他老头子的意见。否则他能找其他更厉害的大儒教。
前阵子,小儿子来找他,支支吾吾地说谢家不好,他都没搭理。才学了几天?不用理。
翻开记录本,崔大就知道小儿子挑理的原因了。往后看,他又觉着谢岩有点本事。
谢岩做老师,是十分尽责尽心的。学习记录本里,他送去的两个孩子,都写了记录。小孙孙很规矩,各处都是“正常”教学。小儿子就很叛逆,至少他不会这样教人。
谢岩对截至到昨日的教学做了总结,要求崔大配合,在家要给崔云照一点夸赞、鼓励。
谢岩认为,崔大哥是外热内冷的性子,瞧着热情大方,心里自有计较,怕他夸不出口,还在下面写了几句话,让他照着念就行。
并有附注:看完就念。请你听话,不然我就找师父要你年少挨骂的事迹,讲给你儿子听。
崔大:“……”
他夸了崔云照一句:“不错,很好,你师父对你赞誉有加,说你勤奋认真有天分,是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崔云照:!!?
他的震惊,崔大没理,往后又翻了一页记录本。
谢岩最近找很多人聊过,尤其是老翰林,以及众多年纪大的、一看就跟很多小辈打过交道的同僚,所以才针对崔云照的情况,做了教学计划。
他认为崔云照是害怕读书写功课,害怕的理由肯定是家里对他要求过高,他怕完成不了。
而达不到要求,肯定比什么都不做好,所以事到临头,他又会去熬灯油,怎么都要把功课写完了。
这是可以教的好孩子,他需要崔大哥配合,在家只许夸,偶尔可以解惑,不许对崔云照的学问功课有严厉批评。不然就把孩子给他退回去。
崔大面不改色把记录本收到怀里,又看着小孙孙夸了几句。后面什么都没了。
因今天挨了夸,崔云照飘了,把没被师父看过的文章拿去请教父亲,又得了两句“不错”。
要是往常,他一听“不错”,就知道写砸了。毫无优点,才是不错。今天却不一样,他高兴坏了!隔天去国子监都坐不住,盼着下学,傍晚进谢家,看他这个小师父都顺眼了。
谢岩一如既往。相较于教他学问,更多的是教他练字画画下棋,崔云照痛苦着、学习着,慢慢习惯了。
他的变化,被人看在眼里,其他师兄不知怎么得知了,也要把孩子往谢岩这里送。之前是谢岩薅师兄,现在被一群师兄薅,也是理所应当。
正值调任,他忙得脚不沾地。
陆杨比他空闲一些,会带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