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1 / 2)

乌平之听得牙酸,都咬不动豆腐了。

他看向陆杨:“真没别的事?”

陆杨真的没事。

他就是来看看谢岩,顺道帮他维系一下摇摇欲坠的友情。

乌平之吃不下去饭了。

“早知你没事,我就不来了。”

陆杨笑道:“有什么不来的?我们搬家后,离私塾这么近,还说让你常到家里吃饭,你一直也没来。你不好意思,只好我来了。”

乌平之笑道:“不是不去,真是没空。”

他指指眼底两只青黑的眼袋:“我恨不能在这袋子里也装满学问。”

他给陆杨敬茶,让他多担待。

“府城之行,我是没法子陪同了,到时找个书童跟谢岩一起去。书生上学带书童很常见,府学也一样,这个没事。”

陆杨早没读书,谢岩又是这样的性格,他们没办法找书童。乌平之愿意帮忙,最好不过。

突然提到府城、府学,谢岩情绪有些低落。

陆杨又给他剩饭夹菜,让他再添一碗。

陆杨还哄他:“你要是愿意,我能陪你一起去。”

谢岩心里愿意,理智上拒绝了。

路远颠簸,实在太累了。

把家里娘亲安顿好,他也不好让陆杨跟他一起折腾。

这顿饭吃完,乌平之就回学舍,看看书,再歇个午觉。

谢岩跟陆杨在凉亭多坐了会儿,聊些有的没的。

似乎是为了让陆杨安心,他今天说了很多以前不会说的话。

“男儿志在四方,总不能成天腻在家里。就算我们事业相同,目标一样,也有个里外之分,你会应酬,我也有朋友,总不能时时相聚团圆。我都想明白了,你心里有我,我会记挂着你,这就是天天在一起了。”

陆杨单手支着下巴,两眼看着他,说:“我找机会,要好好治治你身上的酸气。你最近读书多,操心少,又呆呆的了。哪用想这么多?都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都是正常的。到什么时辰办什么事,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好腻味,你想考状元还是熬鸡汤,或者想说说话,玩一会儿,我都陪着你。不在一起的时候,你就收收心。阿岩,你这个钻研劲儿,放到读书上,我会更高兴。和我说话,可以直白一些,不用那些感悟、理解、什么书上说、古人云,你就说想我,我就满足了。”

谢岩很警惕“呆”。

他能区分语境里的词义了,这不是打趣,他要小心了。他不能再跟从前一样,只沉在书中世界,不知真实。

谢岩表情严肃许多,认真应下。

“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陆杨不与他多说,让他回学舍歇个午觉,这样下午的课才有精神上。

陆杨说:“我回家也睡觉,你放心吧,下午这阵铺子里不忙,我到晚饭之前回去支应支应就够了。”

谢岩送他到私塾外面,目送他走远,返身回学舍。

乌平之收拾好床榻,已经入眠。

谢岩轻手轻脚,坐到床上,从腰带上解下一只香囊,把里面卷起的、带着血手印的田契拿出来看。

时隔七个月,这个血手印带给他冲击感丝毫不减。

科试之后,他开始教乌平之乡试文体。

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套路里的微小试探。

这些试探很轻微,从考生对某件事的看法,某道题的论述,以及他的处事倾向,就能决定去留。

在乡试这里,文体有别,对考生的得分要求却没那么高。不犯大错就行。

所以进士又是万中取一。这是所有题目的综合考验,要有才情,要有文思,要适合当官,也要思想端正。

乌平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