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3)

所犯下的案子差点让自已陷入绝境,这次,他怀疑又是第二人格作案,且可能没有给自已留下明显退路和指向性线索。想到这里,谢旭安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恐惧的情绪如野草般在心底肆意蔓延。

不过在醒来后那个魁梧男子还活着,说明这个案子应该不是第二人格做的。

负责案件的警察目光严肃,语气凌厉地询问谢旭安:“案发之时,你在何处?”谢旭安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回答道:“我当时在诊所床上睡觉,赵恒一直跟我在一起。”然而,警察的眼神中依旧充满怀疑。

在审讯屋子外的一角,趁着无人,赵宏志私下告诫赵恒:“儿子,别犯傻,谢旭安未必是无辜的,别误入歧途。”

赵恒反驳道:“父亲,我相信他是清白的。”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一丝疑虑闪过。他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方向,对谢旭安的情感也在这混乱中愈发深沉而复杂。

赵宏志望着为了一个男人如此反常顶撞自已的儿子,心中一阵刺痛,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许多。他内心不断权衡着各种线索和可能性,一方面是对儿子的信任,另一方面是职业的敏感和对真相的执着。

就在这时,支教人员突然出现在警局,声称自已有重要线索。

随后,在对周边环境的地毯式搜索中,警方找到了一块血迹斑斑的布条。布条夹杂在草丛中,若不是警方仔细搜寻,很容易被忽略。经检测,其血型与魁梧男子完全相符。通过精密的技术分析,布条上残留的纤维成分与赵恒所穿衣物的材质如出一辙。

同时,有村民向警方反映,在案发前后曾看到赵恒在小诊所附近神色惊惶地出没。这些线索仿佛一条条沉重的锁链,正逐步将赵恒拖向凶手的嫌疑深渊。

然而,谢旭安作为证人挺身而出,为赵恒作证。那段时间,谢旭安身体受魁梧男子的击打而重伤,赵恒始终在小诊所里悉心照料,未曾离开半步。

“警察同志,赵恒他整晚都陪伴着我,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作案。”谢旭安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坚定无比。

此刻,在黑暗的角落,正有一双充满戏谑的眼睛观察着,那目光中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谢旭安会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神情,似乎在暗示着内心深处的秘密。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黑暗喃喃自语,表达着对第二人格可能带来可怕后果的恐惧和挣扎。

谢旭安和赵恒被分坐在不同的旧屋子里沉思。

谢旭安不禁暗想:“到底是谁做的呢?把证据全推给赵恒了,是跟赵恒有仇吗?

赵恒心里慌乱极了,他绝对不会杀人,这次被证据指着他,当嫌疑人的感觉他也是头一次体验到。

警员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对案发现场进行了更细致的勘查。仔细检查每一处血迹的分布、物品的摆放,试图从中找出凶手作案的规律和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然而,就在看似清晰的线索中,却隐藏着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点,似乎有人故意布置,试图误导警方的调查方向。

同时,警察们对周边的村民进行了更广泛的走访。询问他们在案发前后是否听到或看到异常的声音、人影,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细节。在走访中,一位村民提到曾看到一个陌生的身影在案发当晚匆匆离开村子,但由于天色昏暗,无法看清其面容。这位村民性格胆小怕事,但内心善良正直,这次提供线索也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些之前被忽略的细微线索。比如,在小诊所附近的草丛中,有被重物压过的痕迹;在离案发现场不远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道疑似凶器划过的痕迹。

经过层层排查和分析,警方意外发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