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2)

留在窗户上,说:

“目前还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工具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得到的,

作案者应该是经过精心准备,而且对这类工具的使用很熟练。说不定是一种特制的撬锁工具。”

接着,他们又礼貌地敲开周边宿舍同学的门,向他们打听情况。

“那天晚上我好像听到了一点动静,但太困了就没在意。”一个同学靠在门边,努力回忆着说道。

“我看到有个黑影在楼道里一闪而过,速度很快,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已眼花了。”另一个同学边说边比划着。

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但大多都模糊不清,缺乏关键的细节,让调查陷入了困境。

谢旭安冷静地分析着:“这些信息太杂乱,真假难辨。

我们不能被这些表面的东西迷惑,得从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线索。比如,那个黑影出现的时间和听到动静的时间是否吻合。”

苏以点头表示同意:“对,不能被这些干扰了。但要怎么分辨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呢?”

谢旭安沉思片刻,说:“我们先把那些比较具体、能够相互印证的信息整理出来,比如关于黑影的描述,

还有听到的动静,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规律和共同点。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把这些信息输入进去,看看能否找出一些潜在的关联。”

他们继续在校园里寻找线索,来到了监控室。

“师傅,能麻烦您把案发那段时间的监控再给我们看看吗?”苏以带着诚恳的笑容请求道。

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调出了画面,正如传闻中说的,监控画面在关键时候变得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身影和晃动的光影。

谢旭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表情凝重地说道:“这干扰绝不是偶然的。从画面模糊的时间和地点来看,作案者非常熟悉监控的布局和拍摄角度,

知道如何避开关键位置,才能做到这么恰到好处的干扰。也许我们可以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分析一下这些模糊的画面,看能否恢复一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