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2)

剑与她 荣临晏白婳心 2435 字 2个月前

他向往无拘的生活,而婳儿更同样的渴求着自由。

带她去更广阔的世界去走去看,一定比送她一座气派宅院,供她锦衣玉食却要束缚她于四面高墙之内,要更合她心意。

宁玦简言意赅回复王爷,态度坚决:“人,各有志。”

大将军王只得收手,朝着窗户背过身去,未再劝言。

他最后宁玦叮嘱一句:“纪甫坤的事,不管之后何人借机做文章,你都要把自己摘得干净,至于你的那些朋友,也叫他们口风严紧些。”

宁玦保证:“我会约束他们,绝不走漏风声,给王爷惹嫌。”

大将军王转过身来,回忆起往事,面上略带伤神:“罢了罢了,或许都是天意。当初纪甫坤朝堂弄权,凭一己之力将皇太子扳倒,而后辅佐存在感极低的瑛王上位,整个过程里,他体会到位极人臣的快感,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他为了自己的权欲,差点动荡了大燕的国之根基,犯了皇族卫家的忌讳,而本王更是不容大燕的天下被一异姓之人玩弄于鼓掌中。若没有你,宗族合力,早晚也是要将纪甫坤这根刺从朝堂之上根除的。”

宁玦心中想,大将军王只知片面,并不晓得纪甫坤心中早不贪权,甚至一心向死,最后其疯魔目的也是为抢来孤月与鸿雁双剑,以成全自己妄想的身后事。

真相从此埋于历史长河或者断史残卷中,这是宁玦与段刈想看到的。

宁玦双手合拳作揖,向前一拜:“大将军王对宁玦有恩,若非王爷相护,我初来京歧崭露头角,身后无家族依靠,势必遭人妒恨,处处受掣肘,我能行事顺利,全靠借王爷之势,宁玦是知恩图报之人,承诺三年内不离京去,愿替王爷效犬马之劳,不负今日恩重。”

大将军王听了这话,心头甚慰。

他扶起宁玦,半开玩笑道:“你既说了这话,本王便不与你客气了,三年之内,你可别嫌本王差遣你勤快就是。”

宁玦颔首:“当为王爷尽心尽力,报还君恩。”

……

关于荣临晏的下落,宁玦起初其实不知。

纪甫坤已死,荣临晏在京失了依仗,先前他盼望的仕运亨通全部化为泡沫幻影,一切都成一场空。

荣家人无处安身,灰头土脸只得泄气回了老家,但荣临晏始终不见踪影,叫宁玦想报复回去都难。

后来,是裘束秘密给宁玦来信,告知了其中实情。

原来这段时日,荣临晏无故失了踪迹,竟是被裘束生擒,关进地窖里去了。

两人没有别的仇怨,唯一的牵扯就是杨芸,裘束最终还是没将杨芸放下,寻机抓住了荣临晏,逼得杨芸来与他相见。

杨家其他人趋利避害,眼见荣临晏没了靠山,撺掇杨芸与其和离,之后留在京城另嫁旁人,杨芸没有答应,执意与荣家一道回季陵,却在回程路上,单独离开车队,与裘束相见。

杨芸说,愿意用她自己来换荣临晏,从此她和他走,远离京城,只为还荣家一个安宁。

裘束嘲讽杨芸,真是对有情郎一片苦心,用情至深。

这番话刺激到杨芸,她情绪不稳,大吵大闹,用各种犀利的言语反讽回去,不吃一点亏。

裘束不和她计较,大概也是贱,向杨芸确认一遍,是不是真的他放了荣临晏她就跟他走,杨芸不情不愿点了头,于是裘束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离京时放了荣临晏,却将杨芸带走了。

这么一走,旁人只知杨家的小女儿是远嫁了,至于她到底是久居在季陵,还是四处闯荡,都不重要,也无人有兴趣刨根究底地关注,故而杨家的面子保住了,裘束的要求也达到了,至于荣家,自此也算风平浪静,唯独杨芸,舍了自己将军府千金的身份,不情不愿又受胁迫的,竟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