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婳没有听出她后半句话是玩笑意味居多,闻言竟当了真,赶紧劝阻道:“姑娘怎能如此想不开?你心底良善,出淤泥而不染,该好人有好报的。何况你救我脱困,如此便算是我的救命恩人,若你有困难之处,无论钱财上还是其他方面,我定会倾力帮扶相助。”
九秋说的都是真话,但她确实没想到,对方会信任得这么轻易,原以为还会拉扯一番,多费口舌的。
也难怪那位剑客大侠如此小心谨慎,实在是他身边这位大美人,心思着实单纯,也没有太多对外的防备心。
如果换作是她,确实也会宁错杀,不放过。
九秋笑了笑,回复言道:“放心,我不寻死,跟随你们上船也不是为了来摆恩人的款,而是……”
说到这儿,她顿了顿,想好好琢磨一下合适的措辞。
白婳好奇追问说:“而是什么?”
九秋如实:“我对姑娘之恩,实在不值一提,不过是举手之劳,关键还是那位剑客公子来得及时。可对我而言,那位仪表堂堂、使短刀的公子,才是我真正的救命恩公。”
白婳反应了一下,不确定道:“你是指……陈复?”
九秋:“是,他是哪个复。”
白婳回:“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复。”
陈复。
原来这是他的名字。
九秋肯定点点头,而后将那日陈复放火烧院,而自己被捆绑在柴房,被他相救才免于葬身火海的经历详细告知。
白婳听得专注,诧异同时,更松了口气。
她感慨道:“如此说来,我也要多谢陈复了,若非他心生恻隐,救下姑娘,姑娘便要因我而殒命,并且还是在我不知情的状况下,这样的话,恐怕我余生都要梦魇回寰了……”
九秋笑着回:“一切都是命数,你我今日能安然相遇,是老天爷的安排,也在我们的造化。”
白婳看向九秋,眼底除了感激之情,更带上一份欣赏。
“姑娘可唤我为阿芃,不知我该如何相唤姑娘?”
“就叫我九秋吧。原本我单名一个秋字,因是青楼妈妈收的第九个女儿,便有了如今这个名字。这么多年过去,用着也习惯了,换不换都无所谓,反正如何都比冠着出生时的姓氏好。”
原来,她是不想随父姓。
昔年里,她最初离开家时,想必曾痛彻心扉,断舍亲情。
白婳看着她,心有动容,言道说:“九秋很好听,但姑娘若不喜那个‘九’字,不如以母亲之姓冠之呢?”
九秋摇摇头,眼睑微敛,佯作轻松道:“还是
算了吧,有过我这般经历之人,着实不该冠母姓,给母家添污名。”
白婳开口:“怎会呢,你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不会这样想……”
九秋却依旧只是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