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 / 2)

“应当是二姐。”唐笙道,“我请二姐从林将军那调来旧档了。”

沈长卿提及的,她也想到了。

黑水营立营之初是秦玅观亲自统领的,秦玅观被立为皇太女后,都由林朝洛统领,因而黑水营的账册和旧档是最为可信的。

“进。”沈长卿拔高了音量。

杂乱的脚步声近了,来者果然是方清露。

刚从沙场退下的林朝洛跟在她身后,眉宇间带着浓重的戾气。

沈长卿见了,起身相迎。

“总督、太傅。”林朝洛作揖,“军务繁忙,我留不了太久,只能长话短说”

“旧档我已同方按察翻阅了,数目大致能对上。”

唐笙微瞠眼眸,面露惊色。

沈长卿敛眸垂首,不作言语,似在意料之中她经历过旧日的夺嫡之争,相信唐简会在危局之下,为了秦玅观放弃名声。

“但这又能佐证什么?”林朝洛上前几步,带来浓重的血腥味,“这扩充军备的银钱能从多处调度,为何一定是从唐大人那来的?”

“再者,即便此事是真的,只要陛下即位,唐大人做的也是利国利民之事,又有何错?”

无论真假,林朝洛只论结果,只要于大局有益的,即便是举措不对,她也觉得值得去做。

“我看此事不必再查了。”林朝洛果决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斯人已逝,没有细究的必要了。”

唐笙疲惫地揉着眉心:“我奉御命彻查,本意是还阿姊一个清白……”

“你说得对,细究下去,又有何意义呢。无论真假,阿姊都是为了陛下。”

沈长卿叩响桌案:“既是这样,此事可要陈奏陛下?”

屋内又静了下去。

所有人都知道,此事的关键点在于,秦玅观是否知晓内情。

道理很简单,这关系着唐简作为皇帝近臣,是否为利用致死。

若是秦玅观知情,仍派唐笙过来,一面推行新政一面整顿吏治,那极有可能藏了另一层打算。

辽东崩盘,唐笙作为罪臣亲属,可以拿来治罪收拢士绅之心,也寒不了百姓和支持变革的清流一派。再者,唐笙即便起了异心,也难以借助地方势力反扑京师,没有东山再起之力。

帝王总是喜用手捏把柄之人,这样的人,最令他们放心。

这便是帝王心术:全在权衡利弊,多疑多思上。

整件事中,最难的便是唐笙了。

没人直说,但人人都门清。

方清露更忧心了,她看向唐笙,思量再三才道:“陛下待你,我们有目共睹,从来都是真心。必不是视你为轻易抛却的棋子”

“十九,长久分别,你们心中必然积着苦楚。有些话,还是明说了为好。”

唐笙扶椅起身,身形微晃。

她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回忆起了许多场景。

有秦玅观带她回唐宅时在马车上说话的场景,有秦玅观眼含泪光递给她悼词的场景,有秦玅观眺望院中柿树讲述过往的场景……

那些亲昵,那些爱抚,那些劝慰,一一浮现。

唐笙快要撕裂了,迈出的脚步已显出虚浮。

“我相信陛下。”她强忍着晕眩,“她从不是只知权术的帝王。”

第122章 她这是在做什么?

“皇帝病了?”

“回太后话, 陛下昨日起热了,今日辍朝。”

宫娥服侍裴音怜起身,铺了几层软垫才扶她靠上。

“你下去罢, 叫容萍来。”裴音怜说。

小宫娥理好被褥,行礼退下。过了好一会, 容萍才端着药过来。

“娘娘,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