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杨窈若依旧起个大早背书,第三日第四日皆是如此,甚至等到拔营的时候,她也没似往日那般,急着看热闹,仍旧沉迷书海,慢慢将欠下的课业全都实打实学了补了背了。

杨窈若向来没什么耐心,遇事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是常有的事,少有努力坚持过三天的,唯独这一次,她硬生生认真学到了大军开拔堪堪要回到建安。

看着外头沃野千里,天接碧绿,万里舒畅,她才头一次从书中停下,开始观赏景色。

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认认真真学了将近一个月。

但她的心出奇宁静。

而且马车上的帘子也已经换做竹帘,恰好如今不是黄土地,灰不算大,颦月度量她的神色将竹帘卷起,任由掺着草木清香的风徐徐吹来,惹人心旷神怡。

李司阶等熟悉的龙骧卫打马经过,不是和她颔首打招呼,就是调侃几句,问她可读成女秀才了没有?

时下风气虽开放,也有女子征召为女官,但毕竟男子读书才是主流。

怪异的时,不知是否近日都沉浸在书卷中,与古人静心研习,杨窈若也沾染了几分沉稳,压根没有生气,甚至神色自然,不动如山。

仔细感受,倒是有了几分世家百年文气豢养出来的高门贵女,举手沉稳,思行有度。

路上又不知走了多久,四季彻底鲜明,夏日焱焱,马车内的一应坐具都换成了湘妃竹打磨的,冰凉解暑。

终于,大军到了建安城外。

数不尽的世家贵胄,文武重臣前来接驾。

沿途还有鬼得乌泱泱一片的百姓,他们连头都不敢抬,在酷暑下俯身跪拜,湿了身上麻布做的短打。

杨窈若的马车并没有提前离去,或者可以落后避开,而是明目张胆的跟着大军前行。所谓的怕臣子非议,怕世家制衡,那是对无用皇帝的约束,赵夙是打天下的皇帝,大权在握,高度集权,只要他想,别说护住一个杨窈若,就是想屠戮一两家士族,又有何难?

不会有傻子上赶着送死的,什么样的皇帝,该有什么姿态,世家最是清楚。

赵夙受万人跪拜,威风凛凛的进城,杨窈若的马车随着军队,自然也会经过百姓与世家的队伍。她的位置离皇帝已经有一段距离了,所以并不是完全鸦雀无声的,时不时能听到旁人寒暄敬畏的声音。

一路来,她几乎都已经做到能完全忽略。

就是在进城门后,不知为何,忽然凝起神听人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