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是要向政府申请的。

本来像李琛这种类似搞“资本主义”的做派,政府是不应该批准的。

奈何,最近“改革开放”的风声下来了,加上李琛又从中周旋,相关人员最终还是把土地批给他了。

李琛便找了工匠,建起了废品厂,让他媳妇取名。

沈伊伊将废品厂命名为“新源废品回收站”。

建立废品厂后,就要增添人员了。

刚开始放出招人的消息时,很多人都不相信。

因为现在的厂子都是国家所有,大家不相信个人能办厂子,怕没有保障。

但在日结的诱惑下,还是有不少人放手一搏,最后发现确实能领到工资后,面试的人排了长长的一条龙。

最后李琛从中仅挑选了三十个人。

虽然规模对比其他厂子依然不大,但对于如今尚且单一的废品产业链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废品厂了。

为此,李琛甚至跟政府搭上了线,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十二月底的时候,党在京召开了一个会议,“改革开放”这个陌生但带着“向生”的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传遍了神州大地!

经济对外开放了,虽然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出来,但有着经济嗅觉的人,很快抓住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