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3)

夫人也都到贾母跟前凑热闹去了,众人这般又闹了起来。

王夫人这般,可是毁了宁国府的名声。按理说,这事是家丑,不能外扬,否则不仅是宁国府,就是对整个贾家的名声,都是有碍的。只是贾母另有一番算计,尤氏此次可是触了贾母的逆鳞,贾母一心要贾珍休了尤氏。

贾珍平日里虽糊涂,此时却也知道,这尤氏是动不得的。尤氏管家多年,宁国府的龌龊事知道不少,若是激怒了她,只怕要鱼死网破。尤氏娘家虽没什么助力,但是大家都看着呢,若是尤氏刚被休了,就意外身亡,岂不明摆着告诉大家,尤氏是被灭口了嘛。因此只不松口,不过将尤氏送到家庙里面祈福罢了。贾珍自己就是族长,贾母不能请动族长出面休了尤氏。

只是贾母如何能依?她打定了主意,是要尤氏身败名裂,被吐沫星子淹死的。因此指使王夫人演了这么一出。

宝玉刚刚中了头名案首,年少有为,尤氏拘禁正派玄孙的未婚妻,谋害荣国府的嫡孙,如此联系在一起,由不得众人不多想。尤氏的名声,以后怕是就毁了,连着宁国府的女眷,只怕名声也不好了。倒是荣国府,出了一位贵妃,谁能说贵妃姊妹们的不是?因此对荣国府的影响,倒也不大。

尤氏是没脸再出面了的,秦可卿又早就心灰了,日后各家夫人之间的交际,宁国府就再无人了。要知道夫人外交的重要,宁国府无人,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脉被荣国府拿捏在手里了,慢慢的,世家大族们只怕都只知荣国府而不知宁国府了。

贾母是个好算计的,一箭双雕,既能吞了宁国府后宅对外的公关,又能给宝玉出气。这些算计只怕贾珍也是明白的,只是王夫人已经对外说贾珍“舍不得”尤氏了,若贾珍此时休了尤氏另娶,也无非是惹人笑话罢了。况且尤氏事情一出,稍微有些基的,谁家再敢不要名声,把女儿嫁给贾珍呢?恐怕只能再过几年,事情平静下来之后,尤氏“病逝”,贾珍找个小户人家的续弦了。

再说贾蔷。王夫人说尤氏拿捏了贾蔷的未婚妻子,也是没错的。只是这未婚的妻子,却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正是贾蔷前次为了贵妃省亲,亲自去江南买回来,又请了老师教唱戏的戏子?D?D龄官。

贾蔷和龄官两人,私下早就有了情愫的。只是龄官是个聪明人,心知这不是日后出处,只是按捺了。倒是贾蔷,一心只有这龄官,因着她,再也不去寻花问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