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其实感觉也没有太大差别,到哪都是干活、养家糊口、照顾老的、照顾小的。

只不过这里的小的,虽然和她弟弟年纪差不多,但却是她的继子,与她不过相差十岁左右。

陈淑芬对待他像对待亲弟弟那般悉心照顾,尽心尽力,虽然小刚从未喊过她一声“妈妈”或者“母亲”,对她的态度也不算好,但她也勉强觉得过得下去。

只是好景不长,那个男人有天突然出事故死了,肇事者赔了一笔钱,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巨款。

但很快被“分赃”了。

男人的父母分走了一半,也离开了村子,去城里找女儿住去了。

留下他们母子二人。

而陈秀芬的父母闻声也来了,表面哀悼实则拐弯抹角要钱。

陈秀芬的心从来没有这么凉过。

平日里的帮衬还不够,现在人没了,最后还要抠一笔钱。

钱给了,陈秀芬也和他们断绝了关系。

她想着,以后就好好干活,再加上剩下的钱,总能把小刚拉扯大。

毕竟还是孩子,小刚在父亲刚去世之后一度依靠陈秀芬,秀芬便因此觉得母子关系得到了改善。

她赚钱共小刚读书、上大学、结婚生子,小刚有本事,去了大城市,走出了这个小乡村,但她却一直留在了这。

后来她才知道,小刚也只不过是利用她。

若是那时有别的选择,小刚是绝对不会留在她身边的。

大学时,他说以后工作了买房子了就把她接出来,但,最后住进他新房子的,却是那个抛弃他的生母。

她是真心待小刚的,可是为何,却比不过那个十多年对他不闻不问的生母?

就因为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妈吗?

她,真的不甘心啊。

插入书签

想转正第8天(修/补)

就这样,陈秀芬一人留守在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刚从来没有回来过,一次也没有,甚至连一个主动打回来的电话也没有过。

一开始她还会打电话给小刚,问问他好不好。

后来知道真相后,她便也不打了,只是还是会把小刚的房间定期收拾,就好像某天他会回来。

岁月流逝,年纪渐长。

再后来,她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脑子有时候清醒有时候糊涂,连老朋友都有时候记不得。

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助和关心,她怕是更早就已经不在了。

十年前,她在屋子外面意外摔倒,直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

而那个时候,她已经死去。

但小刚,仍旧没有回来。

别人打电话去通知他,他也只是打了一笔钱,让村里帮忙料理下丧事。

--

听完陈秀芬的一生,一屋子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秀芬她,是真的命苦,从来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甚至也从没有人是真心待她。

纵然万年掌灯,看过无数命灯的明暗,知晓无数人的一生,但阮眠也从来没有这般直观地感受过他人坎坷的一生。

不知道为什么,阮眠也联想到了自己,她现在不也算是个实习“后妈”吗?

如果她是秀芬,真心待人却从未得到真心的回应,反而都是算计和利用,她甚至都不愿意去想象,光是刚要开始想象就觉得心口发酸。

她是来阳间处理公务的,所以,对于陆小宝,她决不能倾注感情。阮眠暗自警告自己。

他们从来不是母子,以后也不会是。

轻叹了一口气,阮眠将静止符撤下。

此时陈秀芬已经恢复了理智,是完全清醒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