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这里就是万米隧道的入口,继续向上攀登的话就能到达玻璃栈道,大家抬头应该就能看见,云雾里那笔直的一道,若是不想爬了也可以走隧道。”张姐道。

隧道相当于是抄近道,基本可以水平地去到索道所在地,而不用再继续往上爬。

若是要继续往上爬的,下山坐索道也是相当于先上一段再下。

大家的目的地正是索道,基于时间安排,就不让嘉宾再走下山去,昨晚投票的时候也没有人表示想又自己走下去的。

此时到了四分之三的地方,上山早已是一片云雾迷蒙,宛如置身仙境,体感温度也早在不知不觉中降了下来。

阮眠觉得有些冷,呼吸的空气也越发水汽重,大概是昨晚下过雨的缘故,湿度更大些,连台阶旁边的扶手都有水珠凝结,要落非落。

阮眠看着那些人还在打算继续往上走,默默叹了口气,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走隧道。”

这隧道从外面看着里面黑洞洞的一片,略微有一些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但再往里看却是看不真切,显然可见度不高。

这昏暗幽长的隧道,那不比爬山更有意思?

听到阮眠的话,原本已经上了几个台阶的小宝顿时又蹬蹬蹬走了下来,牵住阮眠的手。

“那我要和麻麻一起!”

那些小孩子之间的戏言就随风而去吧,反正他也不是真的小孩子,真按岁数算起来,那可是和粑粑一样活了好久好久,只是不知道为啥一直长不大。

剩下的四个小孩子刚刚到这的时候,也都好奇地朝洞口里边看了看,但实在觉得这隧道怪吓人的,便纷纷缩了回来,不想挑战,而且他们可是立志要到山顶的人!

此时看小宝“叛变”,又有点生气他言而无信,又对小宝有几分佩服,毕竟去了他们好奇但又不敢去的地方。

“那小宝!你待会儿记得多拍点照片,告诉我们里边是什么样的!”

小伙伴们挥手暂时告别,还不忘嘱托小宝。

小宝应下。

最后,走隧道的只有阮眠一家三口。

一进去一种阴冷的感觉迎面而来。

阮眠还是保持慢慢走的调性,左看看右看看。

这里以前是一个挖矿的隧道,经过改造之后变成了游客可以行走的隧道。

里面每个一段就会有一个小油灯,照亮了前方的路。

不过走了一两分钟,阮眠便看到有岔路口,不过其中的一个被封条给封了起来。

昨晚吃晚饭的时候,饭馆的本地人也有重复再三,说有封条的地方千万别去,还说之前有游客就是不信邪非要走,结果人直接失联,至今都没有找到。

总之说得那是一个神乎其神。

而且,当地还有一个习俗,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但现在也只有个别年纪大些的才知道,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并不再在意。

说是在本地名为“洺山出嫁日”的日子,一定不能穿红色。

而今天正巧便是这个日子。

这与几百年前那个在这天出嫁的新娘有关。

据说,洺山村那天分外热闹,因为村长的女儿要嫁人了,家家户户都可谓张灯结彩,共贺喜事。

那男子是一名秀才,年轻有为,堪称青年才俊,一考就考上了秀才,考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赢取自己心爱的姑娘。

然而,在新婚当晚,等新郎回到婚房,新娘却离奇失踪,遍寻不见。

最后,是在院外的一个水井里找到的,人早就没救了。

一下子,红事变白事。

而那新娘的死因,据说也没有查明,成了一桩悬案。

这件事也就这么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