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1 / 2)

不是在翠微宫……难道李治早就认识她了?

帘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轻响,武太后眼波淡扫,扭头看过去。

裴英娘掀开锦帐,走到床榻旁,“阿父,准备好了。”

李治扬眉,做出这个动作让他气息急促了点,微笑着道:“好,扶我起来……”

他浑身僵硬,没法动弹,近侍们偷偷擦干眼泪,跟在裴英娘身后走进内室,为李治穿上衣裳,搀扶他下床。

李治握住武太后的手,“媚娘,陪我再听一遍《春莺啭》吧。”

武太后茫然了一会儿,她很少有茫然的时候。

她扶着李治的胳膊,慢慢走出内室。

初冬天气,庭中万木凋零,清早起来,能看到青石板上覆盖一层雪白薄霜。

此刻,廊下却花团锦簇,恍若欣欣向荣的春日,枝头上挑着一朵朵怒放的杏花、桃花、棠梨花,矮丛枝叶碧绿,芙蓉、牡丹、芍药、菊花次第开放,花池子里一丛丛芭蕉绿得肥润。

百花盛开,艳如彩霞,生机勃勃,泼辣旺盛。

李治含笑打量廊下郁郁葱葱的花草,“我想要看春日景象,小十七竟然真的为我变出来了。”

武太后掩下心中的震惊错愕,随即想起裴英娘曾经表演过瞬间种莲术,她既能空手让茶碗开满荷花,自然也能想办法催熟百花盛放,异曲同工,不足为奇。

李治倚靠着武太后和其他人的搀扶才勉强站稳,欣赏了一会儿庭院里的春日盛景,宫婢铺设好软榻,扶他躺下。

他歪在锦榻上,刚好能看到几枝浓艳杏花挑进回廊里,枝头花朵丰腴,花形妩媚。

廊下响起清越悠扬的乐声,李令月横抱琵琶,裴英娘手抚箜篌,李旦吹笛,李显弹琴,乐音如淙淙流水一般潺潺流淌。

他们在吹奏《春莺啭》。

“媚娘。”李治看着几个孩子,嘴角一抹释然的微笑,轻声道,“我没有后悔接你回宫。”

武太后沉默不语,心头却在发颤。

李治没有看她,目光像蛛网一样,缠绕在廊下红着眼睛吹奏乐曲的孩子们身上,缓缓道,“不管你将来想做什么……善待我们的孩子。”

微风拂过,没有花瓣落下,连夜以通草制作的鲜花,虽然足够以假乱真,但终究不是真的繁花,不会随风落下。

裴英娘听到一声非常轻非常淡的叹息声,带着无限的怅惘。

李治凝望着百花环绕、灿烂明媚的庭院,笑容慢慢凝结。

李令月的手腕抖了两下,弹错了一个音调。

如果是在以往,阿父一定会笑着指出她的错误……

“别哭……阿姊,我们得弹完这首《春莺啭》。”裴英娘轻声说。

李令月擦一下眼睛,琵琶横立于膝上,“好。”

花开花落,岁月流转。

昔日鲜衣怒马的李家九郎,枕着和缓悦耳的曲调,望着袅袅花枝,唇边含笑,慢慢坠入黑甜梦乡。

袁宰相面容冷肃,当堂宣读遗诏。

李治在遗诏中命李显即刻亲政,丧事一切从简,依照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军国事有不决者,兼取太后。

这一份遗诏,限制太后的权力,确保李显的地位。李显不需要守丧三年,只需要守丧三十六天,就能除服,灵柩前亲政,三天后听政,最大限度减轻他的压力,逼迫武太后退守后宫,还政于李显。

有决断不了的军国大事,才需要问询武太后的主意,这是防止李显被权臣们架空,为他和武太后留下后路。

大臣们叩拜新帝,山呼不绝。

李显早已登基,但太上皇真的驾崩了,众人才意识到李显身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