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赖瘸子一开始虽然喊冤,但熬不住刑讯,最后还是认罪画了押。

原本事情至此,也就算圆满解决了。

谁知刑部复核定案的时候,却提出异议,指出第四桩杀人案的现场证据中,凶手曾留下了杀人后翻墙逃匿的痕迹,赖瘸子瘸了一条腿,如何翻得了墙?且去年冬月,怀雍坊有一妓子曾被人以相似手法掳至暗巷,拼命扭打挣扎得以逃脱,据那妓子回忆,行凶者的身材体貌都与赖瘸子完全不符。因此,真凶或许另有其人。

案子打回到大理寺,最头疼的人就是崔守义。

他出身世家,对朝堂上的各路明争暗斗再了解不过。

太后和圣上这对亲母子,政见时常相左,如今太后年岁渐高,背后的外戚势力愈发坐不住了,跟圣上扶持的新党斗得如火如荼。

时任刑部尚书是张贵妃的长兄,属于新党,而大理寺卿则是太后一党的王颛。

所以眼下刑部格外“谨慎”办案,少不了有借题发挥的嫌疑。

这案子若不能赶在上巳节圣上祭天前结案,定会被对方在“刑讯逼供”之外、再参奏“办事不利,视民如草芥,激发民愤”之类云云。这样的罪名一旦扣上,受牵连的范围可就广了!

眼见离上巳节只有几天时间了,崔守义急得团团转,仓皇间,想起之前万年县的一桩迷案一直破不了,最后是县尹到玄天宫求了一道谶语,方才解了谜团。

一筹莫展之下,他只好求到了跟自己有些交情的颖川王萧佑跟前。

萧佑本就是个闲不住的,果真跑去玄天宫,把案情始末在沈逍面前说了一通,见对方不搭理,又厚着脸皮,把从崔守义那里拿来的卷宗在旁边诵读了一遍。

原以为读完了就会被赶出去,岂料沈逍静静听罢,一面俯首执笔勾勒星图,一面神色疏漠地开口道:

“十九日未时怀雍坊的勘察记录,你再读一遍。”

“好嘞!”

萧佑又惊又喜,翻着卷宗,找到沈逍说的那一页:

“十九日,怀雍坊,未时,啊找到了……大理寺司直韩兴祖重勘冬月二十五日杀人案现场,事发地痕迹已失,毗邻诸商铺俱已重新开业,询问左右街民收集线索,有流金楼伙计提及榆谷巷赖某颇具嫌疑,众街民皆附和赞同,言赖某为人鄙劣,与怀雍坊娼寮素有旧怨……”

读到此处,萧佑疑惑顿住,望向沈逍,“这不就是大理寺发现嫌犯是赖瘸子的经过吗?说了半天,不还是这姓赖的吗?”

檀案后,沈逍笔润朱砂,在星图上印下殷红一点。

“真凶,或许是那流金楼的伙计。”

萧佑举着卷宗反复读了几遍,也没看出半点具备指向性的端倪,末了,伸长脖子研究起案上的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