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1 / 2)

百花镇的状元红卖得很贵大家都知道,售价六两银子一斤,成本嘛,它终究是用粮食酿造的,姜之涯心里粗略的算了一下,就算一两银子一斤酒的成本,纯利润一斤赚五两,那么一年只需要卖出去三十万斤状元红也就能达到许小闲说的这个地步了。

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季月儿告诉许小闲,百花镇的酿酒作坊而今已扩大到了十处!

每一座酿酒作坊,日产出一千五百余斤的酒,十个作坊年产出就是五百四十万斤之巨!

刨除日渐增大的马帮的运费,确实纯利润在五两银子左右,这就能给许小闲赚回来两千七百万两银子!

比大辰一年的税收还要多!

只是这些银子来的快花出去也快,一个凉浥县的建设,一千五百万两的银子就像水一样流了出去,让季月儿觉得比流血还要心疼。

许小闲离开凉浥县两年的时间,凉浥县重建完成,百花镇账户上还存留了银子两千余万两。

这些银子许小闲在给简从书的信中说到了他的提议

其一,开采瞿山之矿,得修路,得建矿场。

其二,买马,从魏国买漠北三州野火原的燎原马。

至于其他,就让简从书自已看着办。

所以现在的许小闲身家是极高的,弄翻了大辰的五大世家之后,他的财富恐怕已经站在了大辰的顶端。

财当然不能外露,他还寻思着等大辰有了皇帝自已回凉浥县去守着那些财富舒服的过一辈子呢。

“咱大辰缺粮啊,我那状元红为啥没有在咱大辰售卖?可不是我嫌弃咱大辰穷,而是因为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若是采买了大辰的粮食,必然导致粮价升高,老百姓的日子那可就更难过了。”

“但卖去魏国没关系,咱从魏国卖了酒买粮回来,用魏国的粮来酿酒赚魏国的银子,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大辰的粮价。”

许小闲如此一说,廖岿然等人这才明白许小闲的良苦用心。

这足以说明许小闲是心向大辰的,毕竟魏国的那位皇帝,可是他许小闲的外公,他用这酒去赚取的可是他外公的钱啊!

“不过……”

就在众人为许小闲的这番高义感动的时候,许小闲却又说了一句:“明年、最迟明年下半年,状元红就要在咱大辰售卖了,至少京都会有卖。”

廖岿然惊讶问道:“为啥是明年?”

“因为明年之后,咱大辰的粮食问题,肯定就不像现在这样严重了。”

“等粮食问题解决了之后,粮价得维持一个平稳的价格水平。我估计你们都知道了红薯和玉米这两种农作物,它们能够带来丰产,如果因为它们的丰产导致了粮价的下跌这也是不好的。”

廖岿然眉间一蹙,他心想粮价下跌老百姓就能买到更多的粮食,这不应该是个好事么?

李玳瑁那张通红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喜意,“少爷这话说得对!我家就是庄户人家,虽说粮价下跌能够让百姓们买到更多的粮,但同时这粮贱也会伤农啊!”

或许是那酒劲的缘由,这时候的李玳瑁没有了刚才的局促,他侃侃而谈:“若是粮价过低,这必然导致农户的收入降低,这会打击农户们种田的积极性,这人呀若是没有了做事的积极性可就会磨洋工。”

“听闻少爷推行的新政要发扬商业,如果商业能够繁盛起来,比如就像少爷的那酿酒作坊,有着极好的销路,那么在作坊里做工的人获取的酬劳肯定是丰足的。”

“如此一来,种田的农户恐怕就会放下裤管上岸,想方设法的去作坊里谋个活计,这便会导致农田抛荒!”

“可农业是一国之本啊!当所有人都去追求商业得来的快钱而放弃了农田……大辰就算是再繁华,粮食不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