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1 / 2)

“因为大辰的官员走举荐之路的最多,他们和朝中的许多大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大员的背后,又和六大世家或者五大侯府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十三年前的那次吏治整顿,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却引起了强烈的抵抗。”

“朝中许多的官员上书皇上,言说此举若是继续下去,定会动摇大辰之根基。也言说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最后这场吏治整顿就这样无疾而终,皇上和老夫喝了一夜的酒,都醉。”

“就是在这二层楼上,他说……力不从心……他说他要做的最重要的是稳住大辰的江山,将这些事留给后人去解决。”

“你而今是摄政王,老夫想,这江山不是你的,你或许不会被束缚了手脚,若是你刚才的三个主张能够得以实施,或许能破开那张网。”

“我最后还想再试一次,若是你敢挣脱那束缚,老夫就陪你再玩一次,老夫这把年纪了下黄泉也无所谓了,可你才十八岁……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许小闲算是听明白了,这位童老大人憋屈的活了一辈子,他其实已经很清楚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黑暗中既然没有光,那就睁开眼睛默默的注视着这黑暗,闭上嘴不再言语,就一壶酒用这醉眼去看这漆黑的世界。

这是逃避么?

在有些人看来是,但在许小闲看来,这也是一种睿智。

童安若举起了酒杯,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我和张桓公是好友,前些日子他也来过这二层楼一次,我们也喝了不少酒。”

“他说……你若是来找了我,那我就不要放弃最后的希望。”

第六百八十三章 希望

希望是什么?

是对未来的期许,也可以说是某个阶段的理想。

老百姓的希望是老天爷能赏脸,一年忙到头能够多收入那么三五斗。

商贩们的希望是生意能够顺顺利利,一年到头能够多收入那么三五两。

学子们的希望当然是金榜题名,寒窗十年,能够一鸣惊人。

许小闲此前的希望是这一辈子在凉浥县舒舒服服的过下去,家财万贯,还有娇妻相伴,如此逍遥一辈子。

但现在他的希望显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童安若这一辈子都希望自已能够挣脱那束缚,他历经离朝而至大辰,他的希望却早已破灭,但还留有少许的余烬。

就像这矮几上的烛火一样,虽然很是微弱,但终究还未曾熄灭。

他在等。

自从大辰十三年在绝望中从大辰右相的位置退下之后,他便任由这绳索栓住自已的手脚,不再挣扎,也不再折腾。

他曾经将希望寄托在唐无妄的身上,他为唐无妄出谋划策,于漠国一战安定了南疆,嫁二公主唐鱼与云国太子,两国结成了姻亲,暂时安好。送五皇子唐不归与景朝为质子,算是稳定了东边。

他招揽了离朝时候的大量能臣,撑住了大辰建国后摇摇欲坠的江山。

然而,大辰依旧有许多的问题未曾解决,这些是根本性的问题,是涉及到大辰江山是否能够稳固的问题。

若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会革掉许多人的命。

唐无妄终究退缩,他终究无话可说。

于是,他来到了这御史台的二层楼上,闭上了嘴,却擦亮了眼。

御史台有他的心腹七十二,这些人并没有参与对百官的考核,仅仅是在默默的监察着,收集着大辰各个地方官员们的是非功过。

他将这些收集来的信息整理成册,撰写了此刻放在许小闲面前的这本厚厚的册子,许小闲的视线落在这本册子上,上面写着三个字《余光记》!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