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贼是季月儿?
那贼肯定就是季月儿!
这能怎么办呢?人家的爹是县令,总没可能为了一盘鸡去报案吧!
许小闲放弃了追究季月儿官方责任的念头,寻思私底下这个事儿得好生谈谈,至少得赔点银子。
“桓公,我若是说在梦里去过长安,去过江南,还吃过那苦笋鲥鱼……您老信么?”
这等荒唐言语,梓儿心想桓公肯定是不会信的。
张桓还在疑惑之中,没有料到华神医却忽然兴高采烈的挥舞着双臂,仿若老顽童一般的大叫起来:“我信!我信!繁之……你现在多了个梦游之症!这症状倒是和精神异常有些联系,当好生研究!”
许小闲愕然张嘴,便听张桓公一声呵斥:“华老头,你从这凉浥县梦游到长安和江南给老夫看看!”
第四十二章 写意
华神医顿时哑火。
他挠了挠脑袋,咧嘴憨憨一笑,此去长安倒是只有八百里,但此去江南却有千余里地,梦游之症压根没可能跑那么远。
张桓公捋着胡须沉吟片刻,“如此看来,老夫倒是相信繁之在梦中见过九曲池和江南以及阊门……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张桓公的视线落在了这石桌上的这本《大辰山河志》上,更加笃定了心里所想,“繁之在看这山河志,这便是日思,有了夜梦就不足为奇了。”
许小闲惊讶的看着张桓公脑补,这脑补厉害,一家伙就解决了他的难言之隐。
以后凡是遇见无法自圆其说的事情,皆以梦而托之,便万事可圆。
稚蕊的视线从花丛中收了回来,因为那两只蝴蝶飞跑了。
此刻她仔细的听着张桓公所言,便觉得自家的少爷好厉害!
要知道张桓公可是大辰名仕!
他还能够直接写信给府台大人,他的身份肯定是极高的,他在诗词文章上的造诣也肯定是极高的,可今儿个这位鼎鼎大名的名仕居然在这府上和少爷坐而聊诗词……稚蕊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看少爷那淡定的模样,莫非少爷在诗词文章上还能够与这位大辰名仕从容应对?
稚蕊的眼里冒着崇拜的小星星,梓儿一瞧心里有些打鼓莫非这主仆二人之间有何隐情?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不是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么?何况那小妮子长得蛮可人的。
若是呆会华神医诊断了许小闲没病,可得叫小姐小心着点,那丫鬟……好像没安好心!
张桓公又拿起了另一张纸,微微一叹:“这首诗同样妙极,繁之啊,季县令悔婚,这是他的不对,但老夫希望繁之也能宽厚理解,毕竟为人父母,这女婿……可是半子,也是极为看重的。不过月儿对你倒是没有芥蒂,你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对月儿的思恋……老夫极为感动。”
许小闲惊诧的瞪大了眼睛你这脑补到哪里去了?
我这是为曾经的妻子所写的啊,怎么还和季月儿扯上了关系?
接着,他便听张桓公又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繁之啊,你是个性情中人,少年重情这很好,老夫这学生极有才学,与你倒是般配,莫如这样,”
张桓公看着许小闲的眼睛也在放光,能够写出这样的两首诗词,足以证明许小闲在文学上的造诣之高。
这样的少年,有点脑疾又算得了什么?
世上无完人,总得有些包容才对。
何况今儿看月儿的神色,似乎对这许小闲也极为仰慕,那不如成全了他们的好事。
就在许小闲惊诧的目光中,张桓公捋着长须面色和蔼,“莫如老夫做主,让季县令将那婚书送来。”
许小闲愕然三息,还没来得及拒绝,张桓公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