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啊,看来繁之真的无意于仕途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家伙若不是知道他才十七岁,爹恐怕会以为这是某个大儒所作,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他摇了摇头一声叹息:“可惜了,就凭他将百花村弄成百花镇变成而今那般繁华的模样……他若是入朝为官,定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官!”
“算了,他既然安于这凉浥县,你千万记得,你也要安于这凉浥县!”
“嗯,女儿现在也觉得这样挺好,就像他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挺好!明年扩建的造纸作坊完成,酿酒作坊若是再建成,百花镇的基业便算是稳固了。”
就在父女二人说着许小闲的事的时候,季星儿飞快的跑了进来,有些惊慌,嘴里吐着白雾,
“爹,门外来了一个人,说、说他叫齐文珺!”
季中檀一怔,这眼见着过年了,齐文珺不回北凉府跑我这地方来干啥?
第两百九十八章 师兄弟
北凉府府台大人齐文珺于大辰十六年腊月二十六入暮时分跑到了凉浥县季中檀的家里。
“师兄好!”
齐文珺规规矩矩的给季中檀行了一礼。
季中檀躬身还礼:“师弟好,好久不见!”
“师兄啊,师弟我可想死你了!”
“师弟啊,你不会是要在师兄家里过年吧?”
齐文珺大笑,“知我者,唯师兄也!走走走,外面风雪甚大,师弟我原本早就该来,却被凉州府的那些破事给耽误了,今儿夜里,咱们师兄弟又像当年在长安书院那般把酒言欢、秉烛夜谈!”
作为曾经在长安书院的同窗,二人皆在张桓公门下读书,要论成绩和才华,季中檀是比齐文珺更高的。
可入仕之后的变化却出人意料,其实应该是在意料之中。
齐文珺的家就在长安,本就是官宦世家,在前朝的时候,齐文珺的父亲齐人便是大离朝官居四品的吏部侍郎。
大辰消灭了离朝之后,不仅仅是接管了离朝的国土,也接管离朝的那些官员,齐人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齐侍郎很会做人,他很快就和新朝的新势力打好了关系,并将他的儿子齐文珺送入了长安书院,放在了张桓公的座下。
张桓公和齐人同属于旧朝的旧臣,原本就熟识,而今又同为新朝的臣子,自然对齐文珺多有照拂。
而季中檀呢?
他仅仅是长安城外舒阳县人,家境贫寒,在大辰二年的乡试之中凭着自已的本事考中了举人,凭着第二的优异成绩进入了长安书院,被爱才的张桓公收入名下。
一个官宦之家的少爷,一个贫穷家境的孩子,就这样在长安书院相识。
作为曾经住在一个屋子里,睡在上下铺的师兄弟,二人之间身份上的隔阂渐渐消除,反而成为了知交。
张桓公其实更喜欢季中檀,因为这孩子懂事、踏实,才学极好。只是二人在踏入仕途之后,齐文珺因为他爹的缘由,从县令而至一府之府台,仅仅用了十年时间。
反观季中檀……候补三年才终于有了一个实缺,来到这天远地远的凉浥县当了一个县令,这一当就到了现在。
坐在西厢房中,齐文珺喝着茶极为感慨:“长安一别……咱们是大辰六年分别的,在九曲池头!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那也是一个冬天,也是下着大雪,师兄你指着那文峰阁意气风发的说……老子的诗词文章,终有一天会被供在里面!”
说完这话,齐文珺俯过身子嘿嘿一笑:“师兄……你这理想,怕是早已被磨平了!”
季中檀老脸一红,“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哎……”
他长长一叹,给齐文珺斟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