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穿着一身白裙的季月儿就像一朵含苞未放的白玫瑰,她羞怯的笑意就像在那白玫瑰的花骨朵的顶端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霞帔。

她就站在下面,这个喧哗的世界,似乎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许小闲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落笔,这是一手漂亮的行书: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他直起了腰,搁下了笔,又抬眼看着季月儿一笑,笑得季月儿心肝儿扑通扑通的直跳。

“老哥,搞定,我走了。”

张桓公和张长举魏长清三个老夫子可是分别站在许小闲的三方,他们亲眼看见许小闲毫不犹豫的落笔,这首《小池》就这样随着那笔的游走落在了纸上。

短短四句,看似平平无奇,但他们却分明在这首诗里看出了不平凡的意境!

张桓公瞬间就确定,这首诗必然是本次文会之魁首!

魏长清也早已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许小闲可是竹林书院的学子,他若是赢了……老夫输了那一千两银子无所谓,但张桓公的这张举荐名额可就和他北秀书院无关了。

这肯定不行。

“且慢!”魏长清伸手阻止了正要下去的许小闲。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发难

上回说道魏长清魏老夫子一句且慢并阻止了许小闲下台。

他的这声且慢说的有些迫切,坐在前面的学子大多都有听见,站在前面的季月儿自然也听见了。

怀春的少女眼睛陡然一亮,许小闲真的这么快就作出了一首诗词来了?

他究竟做的好还是不好呢?

魏老夫子既然阻止了许小闲下来……恐怕那首诗词极好!

不然,魏老夫子定会捋着胡须淡然一笑,任由许小闲离去,哪里有将他留下的道理。

少女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脸上仿佛绽放了一朵洁白的莲。

季星儿一瞧姐姐脸上的这朵花,顿时撇了撇嘴,斜乜了季月儿一眼,心想季月儿掉入许小闲那火坑里,可再也爬不出来了。

哎……季星儿心里幽幽一叹,事已如此,往好的地方想吧,隔壁有好吃的,这以后干脆就去隔壁吃饭,也算是许小闲那家伙对自已的补偿。

角落里的罗灿灿武功高耳力极好,他也隐约听见了且慢二字,顿时笑了起来,对福伯说道:“看来这天下除了北魏的一个七步老人,咱们大辰似乎也要出一个三息少年了。”

福伯微蹙着眉头,难以相信。

他摇了摇头,“没可能,天下学子不计其数,就说江南之地四大才子,他们的名气够大了吧?可也没听说他们其中任何一人能够做到七步成诗。而今看来,许小闲定然是昔日所做,今儿不过抄来罢了。”

“可这也是他做的呀,抄自已的算抄么?何况还是没有流传出来的诗词,有何关系?”

福伯顿时哑然,这能怎么说呢?

这确实不算是抄,“但这不能说明许小闲就真的能够七步成诗,三息少年就更不用提了。只能说许小闲略有文采,他本来就是个读书人,若是去岁上面没有动手脚,现在他恐怕已经去了长安准备会试了。”

这话有点道理,三少爷罗灿灿是个讲道理的人,他点了点头,同意了福伯的观点许小闲能做诗词,会做诗词,只是和寻常少年一样,需要酝酿,需要灵光一现,需要时间去雕琢罢了。

魏长清也是这么想的。

事实上这满园的学子,几乎都是这样想的。

他们很多也是这样做的荷花这个东西是写诗词的一个重要元素,春柳、夏荷、秋月,冬雪,这些都是写诗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