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临的局面是多么的糟糕!

这特么的一不小心这大辰皇朝就有可能被别的国家一口给啃去一块,再一个不小心可就灭国了!

重生的地方不太美妙。

但这是既成的事实,许小闲总没可能一家伙跑去别的国家叛国吧,这种事他还做不出来。

何况自已这凉浥县的渣渣,连叛国的资格都没有。

“大辰而今的重心依旧在军事,陛下虽然修建了文峰阁以期能够招募到治国之才,这些年也确实招募了一些。陛下还开了科考,但读书这个东西终究是有钱人家的事,贫民百姓莫要说读书,就连纸都买不起。”

“所以这文臣依旧奇缺,内政依旧不振。加上国家养了足足五十来万的军队,这人吃马嚼的需要许多的粮草,田地的产出就那么多,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你说哪里会有多余的粮食?”

“另外……大辰建国的时候,借助了前朝许多高门大阀的势力,这便是大辰鼎鼎有名的六大家!”

第七十四章 拜把子

“他们的存在,老夫这些年一直在想,有其利也有其弊。”

张桓公眉间微蹙,端着茶盏却一口没喝,他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片刻才又说道:

“其利,他们算是一手推翻了旧朝,自然要维护新朝的秩序。他们和新朝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休戚与共。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的抗拒外敌,稳定内政。”

“但他们存在的弊端也极大,大辰新立自然要论功行赏,他们占据了大辰最多的资源比如田产、比如盐铁,比如漕运等等等等。”

“这些是国家的命脉啊,国家之税收的绝大多数本就来自于这些行业,可偏偏他们因为功勋可免去一应税收。他们占据了如此多的资源却不缴纳税赋,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的又是银子,这银子从哪里来?自然就落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最苦的依旧是百姓。”

许小闲听明白了,所谓的六大家,他们是大辰超然的存在,估摸着其规模还极其庞大。

但大辰却需要他们的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封建王朝里,他们代表的是土大夫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奠定了大辰,是大辰这间大厦的支柱!

但同时他们又依附于大辰,就像吸血虫一般。

这就是张桓公所说的利弊关系,许小闲也不知道这利弊关系当如何权衡。

“事实上,陛下也不清楚该如何取舍。所以陛下力排众议开了科考,算是给了天下学子另一条路。只是这科考收效甚微,因为哪怕是科考取中入了官场,依旧是要和六大家的子弟们打交道的。最终要么被同化吸收,要么……就被淘汰出局。”

“哎,不谈这些事,繁之啊……咦,老夫忽然发现好像这蚊虫真没有了!”

许小闲撇了撇嘴,心想你这发现是不是太晚了一些?

张桓公看着放在脚边的燃了一半的蚊香,脸上满是惊奇,“这东西效果居然如此之好!”他抬起了头来看向了许小闲,眼里满是炙热:“繁之,此蚊香造价几何?可繁琐?”

许小闲极为认真的回道:“桓公,此物需要十余味药材,耗时也极长,晚生初步估算了一下,这样一盘的成本,大致需要四十文钱,这还不算人工。”

许小闲以为张桓公会大吃一惊,却没料到张桓公居然大喜:“好东西,值!算上人工打五十文钱,虽然略贵,但有了它却可安心于书中……读书那是无价的!繁之,你有多少,卖给老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