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泛泛,早已超越寻常。听到对方的回答后,她不由茫然不解。

太子居然为自己准备了话本?

陈皎在感情上有些懵懂,又不是真的一窍不通。

安抚慰问受委屈的下属、平日多加亲近信赖、甚至就连端阳节握住她的手腕,都可以视作是太子体恤下属。但在自己重要的书房为下属准备话本这种东西,就不在合理范围内了啊!

尤其是陈皎清楚,谢仙卿是一位精明擅权的储君。

一位君主,无论和臣子多么亲近私交甚笃,都必定会立有一条界限。

这是君臣之线,

两人相处一旦越过这条线,君臣的关系便会被模糊,甚至会给臣子造成能够以下犯上的错觉。这对皇帝而言绝对是大忌!

古往今来,谋逆的臣子中除了大权在握的权臣,便是和皇帝关系甚好深受信重的宠臣。这全都是因为皇帝对臣子太近也太好,给对方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为君之道,知人善用。为什么会有恩威并施这个词,在君臣关系上便能得到回答。

陈皎在今天之前,一直坚信太子不会犯这种错误。

太子自幼学习君臣之道,天赋过人,锐意图治、为政精明。他连五皇子和皇帝都能轻易对付,难道会不知道这种连陈皎都能明白的权术?

陈皎就算再迟钝,现在也意识到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

她脑海中不由回忆起祖母当时的猜想和劝诫,心中一声咯噔。

陈皎根本不敢深想,连忙打断思路,只暗暗觉得或许是她被祖母和母亲影响,也跟着想多了。说不定太子殿下此前便有闲书,刚才不过是一句玩笑。

陈皎思绪忐忑,不想自作多情,便决定先按下那荒谬的猜测。

次日前往太子府时,陈皎依旧心事重重。恰好在临近太子府的街道上,她瞧见前方有户部尚书王中安的身影,猜测对方大概也是去见太子。

陈皎心思一转,当即追了上去,一边出声叫道:“王尚书!”

听见声音后,王尚书缓缓停下了脚步。他回头看见是陈皎后,摸着胡须道:“陈世子近来可好?”

王尚书在朝中地位不言而喻。永安侯在家中偶然提起他,也说他是个老狐狸。现下面对陈皎还如此和煦,一是陈皎在太子面前越发受看重,二则是因为王时景这层关系了。

陈皎急忙行了个面礼,王尚书摆摆手,和蔼道:“陈贤侄不必客气。”

五皇子受挫,太子党大获全胜,王尚书最近可谓是春风满面,和陈皎这个不熟的小辈寒暄也能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