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皎觉得自己当初果断抱太子大腿的决定太机智了。否则她以后就算进朝为官,估计也只能像她舅舅现在这样靠着勋爵名头混日子。

她舅父也很庆幸,感叹说:“幸好你有出息,以后我就靠你罩了。”

他觉得自己运气还不错。虽然官不大人没什么才华,但以前是妹夫罩他,以后是侄子罩他,说起来还很有前途呢。

陈皎见他得意,一时间也有些无语:“舅母当时还说我是纨绔,没前途呢。”为这件事,怡和郡主把大长公主府的桌子都给掀了。

陈皎舅舅撇嘴:“别提了,她早后悔了。上次你从宫里出来,那根百年老参便是她从娘家弄来让我带给你的。”

上次陈皎受伤,大长公主府送了许多东西,其中便有一根五百年的老参。

陈皎也只是顺嘴调侃,其实没怎么计较这事。

亲戚间都会有个口角高下,除了陈氏族人那种特别无赖的极品,大家大多都是吵一架就算了,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她舅母是酸过她,可后来永安侯府被老皇帝贬斥,她舅舅也是担着风险亲自上门看望好几次。

这些年大长公主府不好过。那种时刻还能顶着压力上门,不能说没有真情。

陈皎舅舅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他妻子和妹妹几十年前就开始较劲,时不时吵一架,他夹在中间跟个受气包一样,已经习惯不掺和了。

他还挺开心,拍着陈皎肩膀,宣布说:“不管了!以后舅父就跟你混了!到那时,你小子记得提携我。”

陈皎嘴上说着:“舅舅夸张啦,哪里哪里。你这么夸我,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她嘴上谦虚,笑容却是咧到了嘴角。

嘿嘿,原来这就是当权臣的滋味。

她还没正儿八经当上呢,目前只是稍微幻想一下,就已经觉得很爽了。

陈皎潇潇洒洒地回府,路上走路都带风。

第38章

人的心情变化有多快呢?

昨天陈皎还在为自己被迫当断袖而烦恼, 甚至从而怀疑自己整个职业人生,今天她却觉得自己前途可期啊。

有当天子近臣的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她觉得自己又重新活过来了!

陈姣打了鸡血没一天,第二天就萎了。

因为上朝太早了。为了不迟到, 她凌晨三点就得起床, 然后紧赶慢赶地朝着宫廷的方向走去。

今天没有了昨天的兴奋和紧张, 陈皎起床的时候几乎是用了全部的意志, 才阻止了自己赖床。她迷迷糊糊地出发, 走路都在打瞌睡。

陈皎到得比较晚,宫门外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她随便排在队伍末尾, 双手揣袖,含糊地眯着眼。

有了昨天的经验,她已经很熟悉上朝的流程了。五更刚到, 宫门一开, 她便混在人堆里往前走, 一路上半梦半醒。

说来也是真有些天赋异禀,陈皎闭着眼睡觉走路居然都没摔。

大殿两侧, 是负责检查群臣仪态的纠察御史。

他们比群臣来得早, 此刻头戴乌纱帽, 神情肃穆凛然, 手中拿着纪录册挨个巡视和点名。纠察御史官不大, 权力却不小,他们手中的记录册将直接呈报皇帝,关系着群臣升职加薪和考核。

东宫大殿内气氛凝重,所到之处其他大臣纷纷端正仪态, 确保自己不被抓住把柄被记录在册。

这届纠察御史不知道哪里兴起来的风气。明明进宫门时内侍就依次登记了群臣名册, 纠察御史还要多此一举, 单独弄个点名报道的环节,折腾得大家烦不胜烦。

若是他们只弄些□□就算了,偏偏还很斤斤计较,屁大点事都要写一本子。偏生他们得皇帝信重,等闲大家都不想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