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过。
御书房内, 陈皎跪伏在地。
皇帝一边批改奏章, 似闲聊般问道:“许久未见怡和郡主, 她近日还好?”
怡和郡主乃大长公主之女,怡和郡主和陛下是表兄妹的关系,是宗室王亲。
陈皎恭敬道:“劳陛下挂念,母亲最近一切都好。”
“那便好。”皇帝忽然抬起头, 浑浊的双眼如剑一般射向陈皎, “朕听闻, 近来京中谣传永安侯府和太子关系甚近,你前日专程去太子府探望,也是和此事有关……”
虽然早有准备,可真听到这句话时,陈皎心仍不可避免地咯噔一声,脑海飞速转动。
陛下居然说出了“谣传”二字,由此可见他并不想这件事是“真”的。
陈皎若是想要避开皇帝问责,此刻便应当机灵地否认“谣言”,和太子保持距离,将探望太子推卸到其他事情身上,比如无意经过等。
陈皎快速闪过许多念头,叩首道:“非是侯府,是臣敬仰太子博学多才,便自行跟在对方身后想要学习一二……”
陛下目光沉沉,沉声道:“学什么?!学抗旨不尊吗!”
直面天之之怒,陈皎额头流下了汗珠。皇帝明显不想让她将此事插科打诨糊弄过去,而是明确地要让她表态,和太子脱离关系。
但陈皎不能答应,这是一条死路。
她此刻答应皇帝便是背叛太子,日后太子登基,绝不会放过她。若是其他皇子上位,永安侯府作为曾经的太子党,已经背过主的奴才,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陈皎只能装傻。她重重叩首,嘴中道:“臣愚昧,臣知罪!”
见她只说知罪,却并未言要改错,皇帝的眼神慢慢地沉了下去,看陈皎的眼神仿若看一个死人。
皇帝已经老了,脸上有了皱纹,每到雨天骨节都会疼痛,御医也只能用药方减轻些,无法根治。
人一老,就会怀念从前。
他已经暮年,可他的儿子都渐渐长大,越来越高,越来越威武。有时候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感觉看的不是儿子,而是威胁他政权的敌人。
在所有皇子中,他对太子最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