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神通广大啊。可这金手指这么厉害,为什么都不懂得给陈游礼提个醒呢。
这个问题,在陈皎见到谢仙卿后得到了答案。
“是孤发下去。”
谢仙卿正在批改奏折,并未将那份引起了大家争论的赋文放在心上。
他淡淡道:“孤跟他谈过。此人言之无物,华而不实,对文章见解浮于表面。这篇文赋大抵不是他所著,而是偶然所得。”
说是偶然所得,谢仙卿却认为这不是对方合理所得。
只因文中其他诸如‘保甲’法等并不符合国情,当朝正是兵力强盛时,且分设府兵制度,此法无论如何都情理不通。
这是因为陈游礼只是个书生,不知道当朝政治国情,所以也写上了这条,却没想到因此露了馅。
谢仙卿猜测道:“我猜此法为前人所著。”
他派人查过陈游礼的背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祖上没什么出名的文豪,此前也毫无学识,却莫名有天开始作诗如喝水,还能拿出这类东西。
谢仙卿只能猜想,对方或许是得到了什么机遇,捡到了前人的笔迹遗物,然后占为己有。
陈皎一愣,随后真诚感叹道:“不愧是太子殿下,一眼就看穿了陈游礼的险恶面孔!”
这还是这么久来,除了她之外,第一个相信她并且看穿陈游礼本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