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戚家军里,卫青、霍去病、关羽、岳飞等人是不少人的偶像,新兵老兵都爱听他们的故事。
今夜有雨,也没打消大家的热情。
王二和伙伴躲在同一处营账里,看见明亮的微光破开天际,细小的雨珠染成漂亮的金色,顺着冷风吹进来。
片刻,熟悉的女音响起:
【他是大明战神,倭寇克星。
平定了流毒百年之久的倭寇之乱,活着的时候,他是沿海地区的定海神针。
他一句诗词流传千古,唤起华夏子民心中最诚挚的爱国情。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听到这句诗词,想必已经有人猜到了他名字。
他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兼军事家,戚继光将军!】
戚将军!
戚家军众人一瞬间瞪大了眼睛。
“好霸气的诗词。”曹操喃喃道。
忧国忧民,不追求个人功名。
比他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立意听上去还好,这后世的将军一个比一个厉害啊。
而许多明朝以前的人根本没听过倭寇二字,闻言一脸疑惑。
何为倭寇?
“倭国,”武则天眯起眼睛,突然记起来一件事。前段时间日本遣唐使来觐见她,觉得自己国家名字不雅,想更改,请求她给他们赐一个新国名。
当时她喝了点酒,心情正好,于是随口说了“日本”两字。
一个国土没唐朝郡城大的国家,日后竟生出了野心想鲸吞华夏?
第20章 大明第一首辅
武则天身旁的狄仁杰缓缓咀嚼着“定海神针”四个字,对天女口中的战神来了兴趣。
听起来这位戚将军深受百姓爱戴,是一位威望不逊于岳飞的名将。
帝王薄情,手握重权的将领总是难以善忠,他听了这么多,只有卫青是个例外,这位戚将军会是一个新例子吗?
天女一如既往地率先介绍起戚继光的出生背景:【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祖上戚祥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大将军,在洪武十四年远征云南时壮烈牺牲,明太祖朱元璋念着好兄弟的功德,授予戚祥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家治军严明,良好的家风给戚继光内心打下了爱国为民的种子,他自小精通文义,十七岁父亲病逝后,他继承了登州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九年,戚继光前往京城考武举。】
人们对戚继光厉害的家世背景反应良好,或者说这才是他们习以为常所见。
古代官职一般世萌承袭,父传子,子传孙,传承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一爵位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失败为止。
阶级分化严重,因此有武将世家,清流文臣世家等等一说。
像卫青、关羽、岳飞这种奇迹般的低下出身,最后还能走到一国定鼎的位置,天幕出现以前,许多人想都不敢想。
所以大家对岳飞等人如此崇拜,他们或曾为奴隶、或曾为逃犯、或曾为农民,虽处底层但不堕青云之志,只待有机会便一朝扶摇直上,直冲九霄。
是他们无数人的心中理想!
咸阳宫。
嬴政若有所思,武举,武举,举有选拔之意。
尽管这个时空还没有举人诞生,聪明的秦始皇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真意。
他见戚继光坐在开阔的殿堂内,经过笔试,武试两论环节,先考谋略,再考武艺,笔试不及格就不能参加第二轮武试.....
天子亲授官职,选拔人才,直接在兵权和王权之间建立一条光明正大的联结,所有考生为天子门徒。
此为万世之法,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