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活字印刷他们大力推广有什么用,排版不易,校对又是一道大工程。
印刷工人有识字的硬性要求,否则排出的书籍容易出错,这样想想,还不如继续沿用雕版呢,多费些材料罢了。
不过某些君主还是有些脸疼。
这位毕昇说不定就在他们的治下,他们自持文治昌盛,却连个活字印刷都发展不起来。
【活字印刷术后来广泛应用在什么时代呢?】
【答案是:清朝。】
【清朝的报纸普遍使用活字印刷,办报制度起源于唐朝,初为官方所用邸报,后来陆续发展,到了明清两朝,民间小报十分丰富,大到皇帝的谕旨诏令、朝廷大臣的台谏、边疆战事,小到某个官员被皇帝召见、臣子们被罢官升官之类的朝廷动态,小报上都能看到。
清朝的邸报因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校对也不够精确,但依然受到众人热捧。
报纸在我国古代流行,是历史上新闻传播技术的一大进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不止流行于国内,还流传到世界各地。】
视野缓缓腾空,从辽阔的地面,到一望无垠的天际,一直升到高高的天际外。
印刷术的传播路径显化成无数条金色长流,十五世纪,传入欧洲,十六世纪,传入非洲、美洲、俄国,十九世纪,传入澳洲。
天幕在讲华佗那一期故事时,人们简单见过西方国家的所在地,了解遥远大陆的另一边,有一片西方国家,再隔着一片大海,有个名字叫美利坚的王朝。
但是现在,他们见到了更多。
见到了他们的国家面貌,原来从天上望下来形状像一只昂着脖子的大公鸡。
见到了欧洲,罗马军团征服世界,海盗乘巨船出海,大不列颠的旗帜随风飘扬。
见到了美洲,身穿皮草裙的印第安人皮肤黝黑,他们钻木取火,与野兽搏斗。
见到了非洲,澳洲.....
有人类文明居住之地,就有印刷术的流传!
永乐时期。
朱棣的喉结动了动,心跳的飞快。
广阔的疆域是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都无法拒绝的诱惑,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的国家,陆地、大海、天空,他却连一个东南亚都未征服!
想要完成这一切,唯有工业革命!唯有工业革命!
“郑爱卿啥时候回来。”
朱棣的心思渐渐随明朝远洋的大船游走,挂念道:“可要多带些好宝贝回来.....”
嘉靖时期。
朱厚熜腾地起身,神情激动:“你们明白了吧,明白了吧!”
左右侍官:“?”
明白什么,陛下您.....难道被世界地图激起了雄心,想学前辈一般开疆拓土了!
朱厚熜一手作摘天状,脸上挂着迷之微笑:“千里江山算什么,仙人俯瞰万千世界,待我成仙,日月星辰手到擒来!”
侍学讲官们:“......”
战国时期。
秦国的将领迷了眼,喃喃:“天人住在广寒宫上吗?不然怎么能看到这般辽阔的世界。”
白起目光炯炯,看着银月,震撼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到文化传播的力量,她看世界的角度原是这般美妙。
视频画面定格在了一张精美的报纸上,版面刻有时下流行的新闻,色彩鲜艳,工艺精湛。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百年,逐渐成为各国普及文化的重要媒介。
西方彩印报刊流行,商人们时常在报纸上打广告,吆喝自家的优秀商品。】
【与西方的进步相反,清朝的文字狱愈加严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