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1 / 3)

童梁立即皱眉:“我不喝。”

何胖子笑道:“得了,谁让你真喝了,这玩意儿不能喝,直接涂在眼皮上就行了。这也不全是牛眼泪,也有别的东西,也就是巫蛊的材料在里面。”

童梁接过去,半信半疑地在自己眼睛上抹了一把。等再度睁开眼睛,童梁向左手边转过身一看,吓了一跳。

“这还真有鬼?”说着,他伸手拍了拍苏倩敏的胳膊:“似乎有实体的感觉啊。”

“她不是鬼,依然带着阳间人的感觉。”何胖子说道:“事不宜迟,明天一早,我们赶紧去找那名单!”

于是我们几个决定先带苏倩敏的生魂回去。由于一早要出发,因此童梁干脆跟我回了家。苏倩敏看了看我们,问道:“那我去哪儿?”

“要不你也跟着我们回去。”我说道。

“那我也跟你们去找名单!”苏倩敏笑道,估计新闻记者的热情又上来了。

带着苏倩敏回了家,我们简单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七点钟,我便被童梁喊了起来。

童梁一早便查找了昆山于桂英的档案,很快找到了那个小村子的地址。

我们于是立即跟何胖子汇合,带着甩不掉的苏倩敏,便往飞机场赶了过去。

第二百二十九章 黑名单(中)

很快到了昆山机场,我们便转为搭车去那昆山柳叶村找左布说的那个老太太于桂英。

等到了村子口的时候,也已经到了中午。借着阳光,我端详着眼前的村落分布,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村子叫柳叶村。

村落人家的分布,就像是一片柳叶飘落在土地上化成了小村子。

但走进村子里才发现,这地方也比较破,房屋的墙壁露着参差不齐的砖瓦,土路,初冬干燥季节,走在上面,鞋面上一层浮灰。

村庄里的房屋外头多半散落着柴禾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走到村子里,我们拦住一个正推着小车回家的中年农夫,问于桂英家在哪儿。

那农夫指了指路,我们便沿着小路找到于桂英的家。

等到了这老太太的家门口一看,但见这老太的小屋也很寒碜。砖墙参差不齐,门框是木头垒成,但是那木头也有些破败腐朽。

明亮的阳光照在那破败的屋脊上,照亮了破旧的门框。我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正靠着门框打盹。脸上满是沧桑皱纹,手中拄着一只破木棍缠上布头做成的拐杖。

我们走上前,我见那老太太戴着脏兮兮的毛线帽子,身上穿着有点褪色的蓝布衣裳。

从样子上对照来看,这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于桂英了。

于是我上前问道:“请问,是于桂英于奶奶的家么?”

老人慢慢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们:“你们是谁啊?”

何胖子也走上前来,问道:“左布您认识吗?”

“小布啊,你们是他朋友?唉,他走了,回亲爸妈身边去了。”老人叹道,神色中满是凄凉:“都走了。”

童梁将送给老太太的东西拿到屋里,顺便递给她一只香蕉。老太太似乎许久也不曾吃这东西,居然接过香蕉连皮一起吃。

我赶紧给她拿了过来,剥掉果皮,叹道:“您没有儿女么?”

于老太太大概是年纪太大,耳朵有些背,对我的问话充耳不闻。

童梁叹道:“都没了,都死了。”

“啥?”我惊讶地问道。

童梁叹了口气,跟我们讲了讲这于老太太的辛酸往事。于桂英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了,曾经结过3次婚,生了17个儿女,但没有一个孩子活过两三岁,抱养的3个孩子也相继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第三任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过了40多年。

子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