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小作文的批改和建议分析。
“算是有一点细微的进步,但是写的太生硬了,太牵强。”
经过这些天对江颜小作文的批改,冯昌锁大致摸清楚了江颜在这方面的短板在哪里。
要他形容,江颜就像是个榆木脑袋,好像完全不能从文字中得到情感共鸣和感悟。
如果他给的作文主题提到的是物,她就写物真正意义上的写物。
他还记得第一次给江颜布置小作文作业,给的主题是有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和看山还是山”的三个阶段的感悟文段,然后让江颜写自己对这三句话的感悟。
江颜第二天给他的小作文正儿八经地在讨论山脉、视角、观山工具、观山时间等等因素。
这是和她的作文犯了一样的老毛病。
后面冯昌锁又出了抒情的散文,让江颜写读后感。
江颜对散文内的人物行为和写的景色进行了具体分析。
冯昌锁毫不怀疑,要是他给的散文对景色描写再详细一点,她没准会想办法去判断那景色是什么时间形成的,人是从什么角度观看的。
只是散文多寓景于情,冯昌锁读完江颜的小作文,就知道江颜完全没懂得文章中的抒情句子。
虽说很离奇,可冯昌锁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江颜不懂情绪。
有的人是对文辞共鸣能力弱,江颜好像是完全没有共鸣能力,不过她自己很努力,写的小作文慢慢的有一点像样了。
冯昌锁问了问,才知道是秦雨歆给她总结的一些写作公式。
他看了那公式,总结的挺到位,江颜学起来就像是学理科一样,直接套公式,生硬地进行小作文中心思想的升华。
她的用词倒是很准确,这两天也学会了在文章里用修辞手法改变自己的措辞,只是读起来总有些虎头蛇尾之感。
让冯昌锁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