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1 / 2)

在机械厂和食品厂技术员以及工人的共同努力下,机械厂在十月中旬,向霄玉城好几个报社发出一条喜讯他们柳风机械厂联合食品厂成功实现两厂的生产设备升级,制造出了符合代号先生图纸的电风扇和农机。

代号先生的图纸,大家都知道,但这可是全国第一个制造出来的。

就连刊登代号先生图纸的文曲研究院名下的工厂,都还没有制作出来。

主要是在生产设备的技术升级上,还需要他们花写心思。

他们自然是冲着代号先生画出的图纸去的,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差异,导致成品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文曲研究院正在攻克技术方面的难题。

霄玉城的报社自然一直关注着代号先生设计的风扇的生产状况,这可是他们霄玉城的名人。

得到机械厂这个消息后,报社的领导立刻安排人前往柳风进行采访和拍照。

这绝对是个大新闻,是能够让全国都兴奋的新闻。

君不知,随着时间过去,多少人对这个新技术的电风扇能否真正的生产出来持怀疑态度。

若非是研究院对代号先生的肯定,只怕是都要有人冒出来说代号先生的技术是作假的,数据也是假的。

其实民间已经出了一些不当言论,觉得代号先生这是沽名钓誉,研究的技术是错的。

现在,一切的质疑都将随风而去,只待他们去采访柳风机械厂和食品厂,了解情况,最好能亲自体验一番新技术电风扇。

其他市的报社人员在接到任务后,当天就怀着澎湃的心情上了去柳风的车,心里不免要酸一下柳风的报社。

近水楼台先得月啊,他们这些其他地区的,还得坐车跑去柳风,到了柳风还要再转车去机械厂。

哪里比得上柳风的报社,直接叫人去机械厂,拿到第一手采访和报道资料。

不管他们心里多酸,等到了机械厂,亲眼见到新技术的电风扇,吹着带着冷意的风,只觉得面上拔凉拔凉的,内里热血澎湃。

这电风扇制冷还能调节,最冷的档位一整冷风吹过来,像是在寒冬腊月被人泼了一盆冰。

冷得记者连忙关了,然后让照相师对着电风扇全方位无死角的多拍几张,还拍了几张合影。

紧接着记者去采访机械厂长和副厂长,然后又去技术员了解情况。

已经就这事接受多次采访的彭章品和陆家营、以及技术员们言辞清晰,从容不迫,却在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惊天消息给记者:

机械厂和食品厂是受到了代号先生的帮助才这么迅速!

第199章 成绩出了

记者的表情和在他前面一两天来采访的人脸上的震惊如出一辙,急忙问道:

“代号先生是谁?”

彭章品摇了摇头,说出那句已经对好几波报社记者说过的话:“这个我们也不清楚,只是机械厂上一位厂长陆老先生,似乎和代号先生认识,所以我们才得到了帮助。”

记者来采访机械厂,自然做足了功课,知道陆老就是副厂长陆家营的父亲,连忙转头看向陆家营。

陆家营在这个采访环节已经被问过很多次,这次直接抢答:

“虽然我也想知道代号先生是谁,但是父亲他尊重好友,不愿意让我们知道,只说代号先生并不是他的老友,而是突然向他寻求帮助。”

记者痛失代号先生的一手信息,遗憾不已,但目前采访到的内容已经足够大写特写,最终还是满意的离开机械厂,前往食品厂继续第二个采访。

听说农机是食品厂和机械厂一起造出来的,记者都纳闷了,你一个食品厂,怎么还和机械厂一起搞起了农机了?

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说不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