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这杨家父子这几年捞的钱已经抵得上国库了。
他们的钱大抵来源于两处,卖官鬻爵和参与投资各种经营。
光是每年他们控制人事任免,工程建筑,甚至赈灾发饷中收受贪墨银两,以及从赌场,歌楼酒肆等各种幕后经营中收到的钱都加起来都足够国库用好几年了。
但是每次要兴兵,要征钱粮,他们是一个比一个穷,哭着喊着俸禄太低,封地又歉收,日子都过不下去。
这个朝廷是一滩浑水,不收拾收拾,他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后方和稳固的实力,怎么跟北宫达一战?
萧?断肓讼耄?把自己准备了好几天的设想拿了出来。
谢映之微微抬眉,“科举?”
大雍朝历来征辟人才,注重家世出生,样貌仪表,品德操行,最后方是才干。
察举征辟说白了就是推荐。其中负责察举的官员可以捞的油水就多了,而花了大笔银钱获得任命为官的仕子,上任第一件事,要把花出去的钱挣回来。
萧?兜溃?“此次征辟,花银钱多的人就被排到页首,没钱的人排在末尾。如此察举,怎么获得有用之才?”
“所以主公打算,以考试来择优?”谢映之觉得有点意思了。
“我想请先生出题,以时局为论点,雍州有十六郡,每郡设一考场,任何参与考试的仕子,不问出身,不问来由,唯才是举。”
谢映之细细品味了他这句话,科举取仕,闻所未闻,这人越来越有趣了。
忽然一个点子让人措手不及。薄薄几页纸,就想撬动大雍朝几百年的征辟制。
别人薅他狐狸毛,他就拆别人墙角。
但是如果唯才是举真能成功推行,不但是雍州的人才,海内九州俊杰岂不是趋之若鹜?
同时还可以遏制那些高门贵族对朝廷事务的掌控,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