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院内闲来无事。
周雪韶叫来竹苓与秋桑闲谈,她们三人共坐在桌前,周雪韶开门见山的问道:“来与我说说,你们日后都想要什么?”
竹苓与秋桑对视一眼,竟是有了难得的默契,她们笑了起来,想必先前这二人在私底下已讨论过这个话题。
竹苓回话:“我没什么大志向,将来嘛,倒是想在外头置办一间铺子,每天做点小本生意,赚点小银钱,等到我有那么多钱的时候,就自己买个大房子住……”
竹苓在说起她对将来的规划时,格外眉飞色舞,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高兴。
周雪韶也被其这种少见的状态给深深吸引。
竹苓说完话后,周雪韶看向了身旁的秋桑,“你也来说一说。”
秋桑点头,娓娓说起,“我手头有些针线功夫,就在巷子里为街坊邻居缝缝补补,所得虽少,却也能将日子过下去。当然,若是姑娘愿一生容我们留在身侧,也是不必如此辛苦劳碌,便终日里赖着姑娘就好了。”
最后几句,秋桑语气里尽是打趣之意。
周雪韶听到,当即笑出声来。而后竹苓也放声一笑,“秋桑姐姐怎么就这般聪慧,我怎么没想到还能一辈子赖在姑娘身边呢!”
几人笑成一团。
待欢乐歇定后,周雪韶仔细思考起她们二人所说之事的可行性。
“你们知道这城内的铺子该如何置办吗?”周雪韶问起这二人。
竹苓与秋桑面面相觑。
“姑娘这是有意置办?”秋桑问道。
周雪韶点头,“安居一隅,总不是出路,正好手头应是有一笔数目不小的银两,也想借此去外头看看。”
周雪韶说的那笔数目不小的银两,指的就是她还在元洲城裴氏的时候,被裴氏大表哥裴宣当做礼物送给周雪韶的裴氏安置在上京的布庄、金银铺子等。
周雪韶既起了这念头,当即就带着当初大表哥裴宣赠予她的那枚暖玉白虎去了裴氏铺子。
几处铺子的掌事见到那玉制白虎,待周雪韶的态度登时变得分外恭敬,周雪韶虽几度纠正过,但他们人只管她叫,“少主子。”
周雪韶的本意只是想来取走几家铺子专为她准备的巨额银两,但没想到掌事却直接将这些铺子的总合账本交给了她。沉甸甸的一大本,记录着何时何日何地,支出银钱几分,收入银钱多少。
“这是何意?”周雪韶只觉疑惑。
既然是商铺掌事,就该知道账本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总可以轻易给她一个外来人看?难道是怕周雪韶怀疑他们会少给她银钱不成?
“少主子,东家说了,日后我们这几家商铺就交由您来打理。”布庄掌事指了指房间内的几位其他商铺的掌事,他们纷纷向周雪韶作了一礼。
这时候周雪韶才知晓,当日大表哥裴宣虽说只将商铺所赚分红给她,但其实暗中早已将上京这几家裴氏的铺子划给了她。
周雪韶也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少主子”这名号的意义。
原先周雪韶只想从铺子里取走他应得的银钱,可如今这一遭,手上捧起厚重账本,面对掌事们一口一个的“少主子”,周雪韶觉得压力倍增。
她从未涉及过管理商铺的事,细细看了几页账本,看懂后周雪韶也明白京中的几位掌事将隶属的店铺打理的以十分妥当。
周雪韶很快向他们说明了来意。
这几位掌事一听,当其从自家铺子拨出一笔银钱交到周雪韶的手里。
周雪韶来之前就想过会是一笔巨款,而等到纸钱币真正到了她手里,一千两、又一千两、八百两、一千三百两……几家铺子零零总总夹在一起,竟有五千两有余。
即便周雪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