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宫里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对他阴奉阳违,但沈思砚不应该。

如今沈思砚直接爬上了一国储君的床,这不是明摆着盼他早死吗?他如何还敢再用沈思砚?

他脸色阴沉下旨道:“褫去沈思砚东厂督主一职,押入永巷,静思已过。”

“太子品行不端,禁足于东宫,无诏,不得外出。”

谁知,他话音才刚刚落下,昭华殿外便有人躬着身子,匆匆跑了进来。

“报!皇上!东岭大军压境!东岭王传信,让皇上交出五殿下,为东岭王世子偿命!”

传话的太监慌忙喊道,脚下一个绊子扑倒在地,头顶的三山帽掉下来,骨碌碌滚了好几圈。

沈思砚闻言心中一惊,连忙与陆承听对视一眼,询问他是否知道此事。

陆承听用眼神回应沈思砚,自已并不知情。

【果然还是没能逃得出命运的轨迹。】037感慨:【我们失算了。】

陆承听确实失算了。

以037的情报来看,长乐郡主在东岭并不受宠,她此次入宫,应当就是为了替世子报仇雪恨。

【我以为长乐郡主是一把可以替你收拾了陆政延的刀,却没想到,她竟是颗炸弹,直接引东岭王向大庸举起了战旗。】

037深表震惊。

陆承听却没立刻理会037,他很快将事情又理了一遍。

否定道:【不,东岭其实早已做好了要反的准备,世子的死,只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而长乐此行的目的,恐怕就是来找这个借口。

否则,东岭不可能这么快便集结了兵力,毫无预兆的直接压入大庸边境。

若只因世子死在皇城,便直接起兵,于道义上,并不能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可若是皇室的人故意引诱世子来京,又动手杀了世子,那就是大庸在挑战东岭的底线。

对东岭的百姓和将土来说,东岭王若再不起兵,那他就是窝囊废。

而眼下陆政延必然不能就这样被交出去,实在有损皇室威严。

陆承听没吭声,现在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皇帝反应倒是不慢,立刻问道:“长乐呢?”

那太监跪在地上,头都没干抬一下,战战兢兢道:“回皇上的话,郡主申时便以去兰因寺祈福为由出了门,尚………尚未归来。”

皇帝闻言,直接掀翻了炕桌:“找!”

那太监吓得一哆嗦,诺了一声,连滚带爬就往殿外跑。

皇帝此时也顾不上刚才那点儿小事了,对陆承听摆了摆手:“滚下去。”

他看向沈思砚:“掌印留下,宣胡老将军觐见。”

第59章 九千岁是假太监26

时机未到,陆承听没再与皇帝僵持,直接起身离开了昭华殿。

皇帝这些年早已习惯了事事有沈思砚为他操劳兜底。

未出事时,他还能大放厥词要革了沈思砚的职,真一遇到事儿,他当场便能忘了自已前脚说过的话。

当晚,昭华殿彻夜通明,直到天亮,沈思砚才满脸疲惫的回到司礼监。

“胡老将军年事已高,打不了仗了。”沈思砚一边更衣,一边对陆承听道。

陆承听扬眉:“大庸不是自诩尚武吗?怎么除了胡老将军,连个能带兵出征的人都没了?”

沈思砚叹了口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些年皇帝不理朝政,朝廷之上全是蛀虫,除了常年在其他边境驻守的几位,有几个武将是能拿得出手的?”

陆承听嗤笑一声:“如此甚好,直接将五皇兄交出去了事,以免劳民伤财。”

沈思砚白了陆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