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一次碰到有人说他攀高枝的。

是在同学聚会。

当着面都你好我好,不少人知道陆州写书赚的钱不少,对他态度尊重又和气。

陆州从楼道拐角出来,挺坦荡的问:“所以呢?”

背后说人的一般都色厉内荏,看陆州这样神情平淡气质斐然,顿觉无地自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跑掉了。

被迫听了闲话的几个人也尴尬。

但并不很认同那人的话。

都知道陆州是个很有名的网络作家,人家那收入,一本书顶他们十年攒的钱。

对他们来说,陆州自己就是高枝了。

陆州并没有因为这点小插曲就离开同学聚会,而是继续回大厅和关系好的同学聊天。

直到李定原来接。

他们并肩离开,身后那些猎奇、欣赏或者别的什么的目光,谁也没放在心上。

生活是自己的。

陆州很喜欢他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

陆州在安市安了家,过的很体面。

安市又是西北大城。

老家很多亲戚友朋的孩子但凡有点能力又不想去沿海,都会选择来这里发展。

一来二去总会拜托陆州多关照。

来往多了,他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的事就被老家的人知道了。

但社会的开放和包容,还有自身实力的强弱,很能够主导舆论的发展方向。

评价有好有坏,好的居多。

坏的就不提了。

至于好的,什么作家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陆州看着就不是一般孩子之类的。

总之陆爸爸和陆妈妈也放开了。

回头人问就说不太清楚,孩子们的事他们不管,回头就聊陆州有部书卖了影视版权,那个电视剧马上上映了之类。

人生酸甜苦辣的事多了去。

陆州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那点细微的苦涩早已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也许有一天国内会更开放更包容。

陆州知道自己做不了领头人。

但如果在同性恋法案推行或者类似的事情上需要他出一份力,他肯定会努力的参与。

后来陆临研究生毕业,在安市参加工作。

每次这种聚会都会邀他,但十次里出现一次都算高概率。

「陆手」  和陆州当初一样,付了大部分首付。

剩下的慢慢还。

陆爸爸和陆妈妈每年冬天会搬过去和陆临一起住,有时候也住陆州那房子对面的大套间。

到夏天,安市太热,他们就会回老家避暑。

这样心宽的将养,几年下来当初劳作辛苦的苦痛也慢慢缓解了。

这其中还有李定原专门带着两位老人家去大医院体检,提前治疗了一些病痛的缘故。

陆州和李定原父母的关系也越发融洽。

他是个真正心地纯善的人,虽然越成长已经越能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但底色还是真挚和温良。

这种真挚和温良遇到懂得的人,自然会被珍惜。

只要有时间,哪怕李定原在忙工作,陆州会自己去看望李爸爸和李爸爸,而两位老人也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陆州和李定原还住在当初的房子。

就像李定原当初设想的一样,他的小房子和李定原楼上的大房子打通了,变成了一个复式。

他们按照当初的规划一点点的填充生活。

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陆州一边抱着抱枕在沙发上看自己的小说拍摄出的电视剧,一边等着加班的李定原下班。

他原本的笔名还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