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需着黑色西装和蝴蝶结领带,女士则要求穿晚礼裙和高跟鞋。

这趟来南法参加论坛,岑旎根本没带正式的晚礼裙,只带了适合盛夏海边风的裙子,这种慵懒吊带的设计很明显不适合这个场合的。

岑旎翻了翻箱子,最后将目光落在那条红色丝绒裙上。

这是穆格让人连夜从戛纳找来的,没想到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里。

这件高级得像艺术品一样的裙子,看来是唯一的选择。

岑旎将裙子悬挂起来,忽然想起那时候穆格的电话响起,她刚好瞥见来电提示是卡蒂娜

那时候她就觉得卡蒂娜这个名字很熟悉,但一下又想不起来。

现在刚好有时间,她便又将合上了的手提电脑重新打开,在网页的搜索框输入:卡蒂娜 戛纳。

网站弹出了她的个人资料。

上面显示,卡蒂娜全名是卡蒂娜·冯·梅迪·缪勒泽斯(1985年11月30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主要成就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等,主演过《夜灯》、《迷宫》等电影,是著名的影星。

她此次也作为评委受邀出席戛纳电影节。

看着那一列作品列表,岑旎一下回忆起来,难怪之前会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

页面上还展示着卡蒂娜的相关角色海报和照片,岑旎将图片点击放大。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会讲故事的电影脸,那副面容轮廓格外的有韵味,像是老天爷赏饭吃,天生就适合大荧幕。

特别是那双眼睛,细看竟与穆格有几分相似,都是一样的湛蓝,摄人心魂。

但唯一不同的是,卡蒂娜的眼睛更深邃立体,而穆格的更柔和。

就像她最初就觉得的。

他的长相里,有着东方人特有的柔和。

一瞬间,岑旎想起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你的眼睛是世界上直径最小的海,但是它足以淹死鲨鱼。

作者有话说:

这两章的剧情是最多读者质疑的,我一直在文案交代的是架空,就没回应,但是随着阅读的人慢慢变多,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回应一下。

1,旅途或者生活中遇到意外是常有的事情,也是公路文的精髓和魅力,所以我当时设计这两章以一个意外作为引子,让岑旎认识新的朋友,发生新的故事。

2,当时写文的时候,我就有和我朋友讨论,他说公司一般不会给暑期实习生分配特别重要的任务,所以女主曾经有采访经验,接替苏湉上手是很容易的事情。剧情都是有一定架空的,而且我文里也多次提到公司其他人采访的时间和苏湉被安排的采访重叠,分不出人,所以临时让岑旎顶上实属无奈之举。

3,戛纳电影节,确实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但是前提是提前申请好,比如很多学生就会作为资深影迷提前申请。不仅是看电影,就连红毯都能走,但是一般只有“大咖”有清场待遇。不相信的话也可以去网上搜。

3,在异国他乡,女主愿意帮助陌生人,可以骂她天真,但不要诋毁她的温柔。在国外,中国人和中国人互相帮助是很正常的事,(这个我有太多亲身经历了,感谢那些曾经施加援手的同胞)因为来自同一个国籍,同样的身份认同感,而且就算不是中国人,是其他种族的人,我相信岑旎也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助人为乐是很好的品质,也是我想和岑旎学习的地方。

.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

林檎 2个(原来是林檎十茱太太,还记得之前在新晋榜的时候有看到太太来给我留言加过油,真的老感动了

(在这里给太太的《难驯》和《反向宠溺》两篇文打个call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