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做了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答案。
毕竟这一天考察得知的。
坐堂的大夫,大多数医术过关的极少。
要打听消息,当然就得找一家生意不是太好。但是为人还算是实诚的店铺。
主仆俩人走到巷子尾巴处,看一个吃水丸子的地方,正好走了两桌人。
便也跟着去坐下。
“老板,来两碗丸子,再来两烧饼。”
“好嘞。俩位一听口音是外地来探亲人的吧。呵呵,是有姐弟在这院里读书么?”
“不是,我们是来打听一番,才好送弟子进门。我们家的那一位兄弟,学医还是略有些成效,只是不知道这考核难也不难?”
“呵呵,这说难啊,它也难,但是说不难吧,那也容易,只要给学院的几位管事的人给了差不多的费用,一般说来都不会有事。”
“这……听起来,似乎药学院只要有钱就能上一样?”
“是啊,一直是这样呢,姑娘你难不成没听说?”
“没有,我们是村里面的人,所以不是太了解这外面的行道。”
杨玉瑶做出胆怯的样子。
那妇人到也不疑有它。
“唉,这个学院吧,也不全是招一些塞银子的人。也还是要有一点有些本事的人吧。可以说,一半的一半。若不是真的拔尖的存在,学院是会收高价的。
但是,这一类人出去后,也永远是被压榨的份。”
这胖婶儿说着就冷笑了。
“怎么说,优秀的还成了被压榨,那成绩不好的呢?还能拿到行医凭证?”
“可不么,都能拿的到呢。这一般说来,能送银子进去的人,往往是有关系,或者是有钱权的存在。
人家这一多半的人出来后,一般说来都是有好地方,而且啊,收入也不少。
相反的,到是那一些实在学出来给人看病的,不找一些门道好的医馆,那可没钱啊。不过,学的在成效的人,也只有一部分人能坐堂,大多数,要么是去找羊宝了,要么就是去了外地。每年都有不少医术还行的人去了外地呢。可是,说来也是奇怪的很,这一部分去了外地的人,最后都没回来过。你说,一个个的考的好了,怎么就忘记本了,不回来看看亲人呢?
我有个姐妹的儿子啊,就是去了外地,都五年了,到现在也不知道人在哪里,书信也没有,就跟没这个人了一样。”
“这样去了外地的人很多吗?”
“不说很多,反正吧,这学院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去了。当年我听那个姐妹所说,好象是学院的人在推荐一个地儿,据说是个极为不错的地方在招收人员。只要去了,到时候月银都有百两之多呢。”
……
“月银达到上百两,呵呵,这个坐堂师傅们就算是十年之后,才能有这样的数吧。”
“那可不,有人说这地儿就是好啊,不少人可不就愿意去外面博一把么。只是,也不知道是外面太好了,还是别的缘故,反正去了外面回来的人,几乎都不见了。”
“是几乎,也就是说,还是有一些所谓的外面回来的人在这儿?”
“是有呢,听说学院的一个亲戚,就是去外面呆了几年回来的。现在人家开着药堂,赚不少钱呢。”
“还有人吗?”
“还有就是另外一个开着收购药物的年轻人,也才三十岁,去外面据说奋斗了八年回来。现在也是极有钱,所以开了药购店,每年都要收药去外面呢。反正这俩个成功的人在那儿摆着,不少学子一出来可不就被送出去了么。”
杨玉瑶摇头。
七巧却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多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