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就是那啥信息差吧。

好比镇上的人?永远比村里人?的人?先知道大户人?家?要招工干活儿, 这就是提前得知消息的好处, 机会更多。

一斤盐约莫能吃一个月, 他们之前在府城买了十斤, 家?里还有一些, 大概能吃个一年左右。这次赵大山直接买了五十斤, 花了近三两银子。

把?粗盐放进背篓, 接着又去买糖。

糖是娘特意交代的, 尤其?是红糖,红糖煮鸡蛋吃了补气血,农户人?家?没啥珍贵药材, 就指望这些贵价、但又买得起?的东西滋补自身。尤其?妇人?家?生产, 若是中途没了力气,吃上一碗红糖水煮蛋, 在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救命。

王氏想到家?中三个儿媳,她们都还年轻,指不定日后还要生, 家?里得备些红糖。尤其?是老三媳妇, 都说妇人?家?生产后月事就不再折腾人?,老三媳妇比她两个嫂子身子差些, 每个月那两日疼得只能卧床休息,脸白?手抖,看着都吓人?。

他们家?一直没缺过红糖,就属孙氏吃得最多,月月都要喝上两碗身子才能舒坦几分?。

红糖价贵,一斤就要两百四十文?,白?糖更不提,那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卖价都是按一两银子往上计算。

赵大山买了二十多斤,叫伙计凑了个整数,共计五两银子。

大头的买了,赵大山花钱也没个计算,看小妹眼巴巴在一旁瞅着,就叫伙计称了好几种品类的点心,还买了饴糖,这里零零总总又花了二两银子。

付了钱,把?东西全放进在背篓里,赵大山招呼捏着块饴糖舔来舔去的赵小宝离开了点心铺。

紧接着,他们又去肉铺买了半扇猪肉,没错,是半扇。用铁钩吊着的半扇猪肉,连带着两条猪腿,半个猪头,花了近二两银子。

一头猪若是伺候的好,到年尾能有个二百来斤,屠夫来村里收猪,一头二百斤左右的肥猪能卖三两银子左右。而一头猪杀了,除开猪下水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大概只得一百五到一百六左右的肉,镇上肉铺猪肉二十五文?一斤,每个部位卖价不同,约莫有个三五文?的浮动,算下来屠户收一头猪只赚一两左右,少些只有八、九钱。

自家?有铺子还罢,租的铺子除掉租金还要少些,所以听着屠夫整日和猪肉打交道,家?里不缺油水,其?实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老百姓的日子都相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屠户的日子还是比他们泥腿子好过,起?码不缺猪下水吃,剔得光秃秃的大骨汤也是日日喝,十个屠夫九个膘肥体壮,没有一个孬的。

付了钱,赵二田直接把?半扇猪肉扛在肩头,跟在大哥身后又去了医馆。

平安医馆关门后,镇上又开一家?医馆,叫悬壶医馆。名字倒是挺气派,但镇上的人?对这家?医馆的评价却不怎么好,听说老大夫脾气怪,掌柜的喜欢坑人?,进去一次就要被剥掉一层皮。

可?没办法?,镇上只有这一家?医馆了,物以稀为?贵。

赵二田扛着半扇猪在外头等,赵五和赵丰也不想进去,要在外头守着背篓,赵大山也不勉强他们,带着赵小宝进去了。

悬壶医馆就在曾经?平安医馆重建的位置,从大门进去便是抓药的柜台,贴着药名的小格子密密麻麻,两个伙计撑着下巴迷瞪瞪在打瞌睡。左侧则是大夫坐堂的地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开方,时而抚须,时而沉吟,时而动笔。

赵大山直接去了柜台,打瞌睡的伙计见人?靠近,骤然清醒过来,手掌一抹嘴,抹完伸出手:“抓药啊,药方给我。”

赵大山憨笑道;“小哥,我是来买药的,不知悬壶医馆可?有治风寒风热,退热止泻、防虫防疫这样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