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偶尔的寂寞都不明显。
只有这次,我在舅舅身上,感受到了明显的孤单。
永和十九年。
舅舅三十七岁,我十五岁。
我成为了大周太子。
其实,大家一早就能看出来,我也知道,舅舅在把我当成继承人培养。
娘亲曾经问过我,愿不愿意当太子,以后成为皇帝治理天下。
我反问娘亲:“您希望我当吗?”
娘亲说:“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娘亲永远不能替你做主。”
我想了想,我愿意当太子。
我三四岁的时候就想成为和舅舅一样厉害的人。
虽然我清楚,我和舅舅的性格差别很大,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说完后,娘亲的眼神又欣慰又复杂,她摸摸我的脑袋,告诉我:“小饼,要努力呀,让你舅舅轻松一些。”
我说好。
永和二十年。
大周开海,被海外琉国和边陲蛮族阻拦。
舅舅以对方伤大周使臣为由,伐之,第二年,顺利开海。
三舅舅现在在帮舅舅处理外交方面的事情,他说话的风格……嗯,很气人,适合对付脸皮厚的外族人。
果然,和舅舅说的一样,没有多余的员工,只有找不到员工用处的老板。
永和二十五年。
舅舅开始试着放手朝政,让我跟着处理。
我并不害怕,因为身后有舅舅在,偶尔出错,奚老师会纠正我,舅舅也会帮我回顾,纠错。
永和三十年。
舅舅四十八岁,时常病重,只有休息的时候,精神才会变好。
叶伴伴和温公公年纪大了,操劳不得,被舅舅送去了扬州养老。
他将朝政完全交给了我。
我很担心他,办公都在他身边办。
舅舅时常站在紫宸殿门口,往外看。
我想,这四四方方的天,有什么好看的呢?
永和三十二年。
舅舅退位,我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承安。
我举办登基大典之后,舅舅就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说自己和六六叔叔一起,去了江湖逍遥天地。
让我好好照顾夏赴阳伯伯和奚老师。
我要疯了。
就算他们因为习武看起来年轻,但舅舅已经五十岁了,六六叔叔也六十多岁了,真的可以满天下跑吗?
整个朝堂都跟疯了似的找舅舅,尤其是奚老师和夏伯伯,但是没用,六六叔叔的暗网在,没有人可以找到他。
舅舅掌控朝堂,治理天下三十余年,是朝臣心中虽然很有个性,但却圣明的君主,退位之后,变得和小孩子一样叛逆起来。
我头痛的安抚着痛哭流涕,哭到眼肿的老臣们,还有写辞职信的奚老师,以及嚎着‘他不要我了,他不要我了’的夏伯伯。
我收回之前的话,不仅舅舅是小孩,满朝文武,都是小孩。
我跟着舅舅长大,知道他的性格。
也能明白,这三十二年的帝王生涯,对舅舅来说,大概是束缚和枷锁。
但是没想到他会丢的这么干脆。
幸好。
舅舅还记得他这个可怜的外甥。
一月传来一封信,汇报自己都玩了什么吃了什么,这勉强安抚了朝臣,慢慢的,他们也接纳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抛弃。
我也站在紫宸殿门口往外看。
这宫城红砖黄瓦,百年如旧。
天空掠过飞鸟,快活地飞向天地间任何一个地方。
舅舅如今又在哪里游玩?
还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