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长辈在身边给他当帮手的感觉真安心。

薛乐添顿了一秒:“宣妃娘娘……?”

曲渡边望向后院:“还在昏迷。”

“不过叶伴伴他们应该也快到了。”

-

傍晚。

一辆快散架的马车来了个炫酷的急刹,颤颤巍巍停在县衙外。

两个腿抖啊抖的太医,踉踉跄跄下了马车,抱着自己的医药箱,蹲在路边狂吐。

杨太医和丘太医脖子还痛着,欲哭无泪。

叶小远整理了下脸上的灰和身上的土,等他们吐完,善解人意地让他们漱漱口,然后一手抄起一个,架着他俩奔向县衙内。

“殿下!我们来了!”

他们来得超快!

【作者有话说】

早!

渡边→边渡→扁豆

小远:超快的!

太医:命换的。

注[1-4]

《济荒记略》清,郁方董

共记治灾二十八条,分别是平粜,平粥店,平粥担,施粥筹,施钱,施饼饵小菜,施寒衣,施布棉,施柴被,助族戚,济邻里,助寒士,贩佃户,发谷种麦种,代赎农具,济女红,卖平花,收养遗孩,施医药,施疗饥丸,门口布施,施棺,暗中布施,推广布施,酬愿布施,印施救荒善书,超度孤魂,预备积贮。

每一条对应不同举措,太长,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小宝可以去了解一下。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9 · 二合一含20w营养液加更 只有主人才能让暗处的影子摘下面具

县衙后院。

曲渡边给叶小远倒了杯水, 叫他缓一缓。

两位太医正在给宣妃诊脉。

杨太医道:“此前应该有大夫救治过,但是只是稳住,没有施针让娘娘苏醒。”

曲渡边:“对, 宣娘娘怎么才能醒来。”

杨太医:“施针化淤, 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他沉吟道,“问题不大,但最好去郡府,那边药材种类更加齐全。”

过个四五日,京城来人也会直接去郡府,和宣妃接洽更为方便。

薛乐添带来的药材基本都是治疗擦伤,预防疫病的, 宣妃有些要用的药材这里没有。去郡府也好, 那里受灾最轻,宣妃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曲渡边:“就听您的, 宣娘娘何时能醒?”

丘太医:“施针后配合药物,两日便可。”

曲渡边闻言,心中的石头稍稍落地。

这二位的医术他信得过, 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把话说的这么肯定。

他退了半步,拱手道:“先前将二位打晕带来, 实属无奈匆忙之举,还请两位太医见谅。”

杨太医连忙避开,摆手:“使不得, 使不得。殿下快起来。”

他有点愁又有点感叹道, “读万里书行万里路, 行医治病, 苦点便苦点吧。”

“不过,殿下,您竟然没生病吗?”杨太医打量了下曲渡边,惊奇道,“微臣还以为来到这里需要治疗的第一个人是您呢。”

曲渡边:“………”

宣妃昏迷,六哥不顶事,主事的华县令还在忙着按照治灾守则对百姓分区管理,能顶事儿能做主的不就只剩下他了么,这个节骨眼,他哪敢生病?

他摸摸下巴,胡诌道:“兴许是此地水土养人。”

杨太医不太放心,他的医药箱还是之前去皇子所被打晕前准备的,装了一些曲渡边最常用到的药。

还是准备着吧。

-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