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毗女国?”那顺诧异,“莲华夜虽然在那里出生,可是”
玄奘止住他:“那顺,听我的。咱们走吧!”
“莲华夜”那顺泪流满面,扑通跪倒在地上,“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被谁抓走,你都不要害怕,哪怕我穷尽一生,也要重新找到你!”
玄奘和那顺出王城东门而行。一匹白马,一匹骆驼,行走在印度河的波光和树影之中。那顺骑在骆驼上,一步三回头,此时富楼沙城已不可见,树影遮蔽,山脉层叠,偶尔有炊烟升起,飘摇在天际,似乎是一头秀发,在人的相思中袅袅不散。
“走吧,或许回来时,一切已然不同。”玄奘没有回头,策马而行。
“师兄,莲华夜明明是在犍陀罗的王宫内失踪,您为何要去苏毗女国寻找她的出生地?”那顺催动骆驼跟了上去,询问道。
玄奘沉吟片刻:“犍陀罗王宫内,迷雾重重,贫僧不敢去捅破这层纸,只好另辟蹊径。再说了,贫僧认为所谓的手段、过程,甚至失踪地点都无足轻重。真正重要的,是她为何会失踪?如果莲华夜的失踪是人为,此人众目睽睽之下大费周章将她掳走,必定是不想让她说出那句话。”
“哪句话?”那顺问道。
“她的上一世,到底是何人。”玄奘道。
那顺恍然大悟“:所以师兄您才要去苏毗女国,寻找她的家乡?对,她从小在那里长大,身世既然如此奇异,当地人肯定有所了解。”
“是啊!”玄奘点头,“如果知道她上一世是何人,我想,掳走她的人就呼之欲出了。”
此地距离苏毗女国两千里,渡过印度河之后,折向北,进入乌仗那国。乌仗那国内河谷交错,盛产花果,尤其是葡萄,行走过城池与村落,路边葡萄藤密布,更有各种鲜花果树,交织辉映在雪山河流之中。
乌仗那国往北,就是迦湿弥罗国。这是天竺西北境的一个大国,已经深入雪山之中,方圆七千里,群山环绕。国内山岭峻峭,虽有路径,却狭窄盘绕于群山之中;山中气候森寒,虽然是春三月的时节,却飘舞着白雪。玄奘和那顺用毛毡裹着全身,连马匹和骆驼也盖上,整个人伏在驼马的背上,在荒凉的雪山间跋涉。
行了有十余日,才算越过雪山,进入迦湿弥罗国的腹地,气候也温和起来。路上偶尔能遇上商旅。玄奘向他们打听东女国的路径,商旅告诉他们,往东北走六百里,过喀喇昆仑山的山口,就是东女国。
“不过,东女国已经西迁了。”商旅道。
玄奘吃惊:“为何会西迁?”
“法师有所不知,近些年吐蕃国崛起,吐蕃国的松赞干布征服象雄之后,就对东女国发动了进攻。去年,攻灭了东女国的都城,东女国向西迁到了勃律一带。”那商贾道,“法师一路可要躲避兵乱,喀喇昆仑山口以北,就是东女国和吐蕃的战场,时常有乱兵劫掠。”
玄奘谢过,继续北行。
“师兄,东女国已经被击溃,咱们还能找到莲华夜的故乡人吗?”那顺问道。
玄奘沉默片刻,望着茫茫雪山叹了口气:“贫僧十四年前离开大唐,这一路行走一百一十国,求取真经。一路上风霜跋涉倒也罢了,有时也会遇见那诡异离奇之事,虽然与佛法无关,贫僧却从不曾绕道而过,总是要探究源流,弄个清楚明白。那顺,你可知道原因?”
“难道是师兄的好奇心太盛么?”那顺道。
玄奘哑然失笑,道:“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佛法与真意,从不会记录在纸上,要靠你自已去探寻,去开悟。贫僧的西游,就是这样的一条路,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终结,也无所谓能否找到,只是用尽一生,去体悟这大千世界展示在我面前的一纤一毫、一花一叶。所以,那顺,既然有了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