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3)

陈子夜猛然抬头看了梁季禾一眼,眼眸迅速落下去,胡乱往沈时亦那边飘远。

……每天陪着陆家那个小公主待在实验室里。

光听到这句话,她已经一整颗心都拧在了一起,明明知道他给过自己合理的交代,他年长那么多,他那么优秀,当然有过年少轻狂,当然也有过怦然心动。

只是不是对她。

陈子夜说服自己,不能跟回忆里的人置气,这样太小家子气了。

世间万般情绪,怎么能困于爱恨?

戏文里这么唱,梁季禾也这么教过她,但她还是有点藏不住眼神里的失意。

梁季禾叹了口气,眼神落到她的头顶,只是淡淡地说:“想去就去,去送送他。”

作者有话说:

biubiu!? 30、除夕

第三十章

送走余樵, 距离除夕只剩一周多。

往年这个时间戏院早已经封箱,凤冠霞帔和铜锣树枝一起,都放进木箱子里封存, 由范师傅亲自贴上写着两句吉祥话的红缎对联,沿用的是传统京剧的传统。

等新年一过,再由范师傅领着诸位闺门旦行开箱礼, 逐一取出,破旧迎新。

按照往年的习惯, 封箱往往尚默,犹如麦穗饱满低头, 不喧闹争抢,开箱图吉利、从热闹,一般当日开新戏,还要宴请现场听众一同吃一碗汤圆,寓意阖家团圆。

今年的封箱比以往晚了几周,自从梁氏接手戏院日常运营以后,常规演出相比较之前减少了一些场次, 戏院增设文化课及文戏培育,陈池羽新聘用的头部经纪公司负责人, 更是草拟了一份演艺培训计划。

这跟范师傅的心意相悖,吩咐戏院众人各司其职该买年货的买年货,该去添置鞭炮对联的也赶紧去, 自己转身回了办公室, 预备趁年末跟梁季禾和陈池羽详谈一次。

梁季禾对于戏院设立的初衷,可能仅限于他母亲资助协力的层面。

陈池羽更是将其作为一份长期经营的事业来看。

范师傅面色沉重地解释说:“梁先生, 陈先生, 你们有所不知。范家戏院虽说是依托梁先生的母亲、我的师妹姜如汀女士所建, 但多年前我们便达成共识,积极加入慕城传统文化扶植计划,与国家戏曲学院和慕城大学设立昆曲联合班,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挑选二十余位闺门旦。”

梁季禾伸手替范师傅斟茶,被他双手接住,阻止说,“不敢劳梁先生。”

梁季禾客气地冲他笑笑,手上使力,替他把新沏的金骏眉倒上,“您说。”

“好。这二十几位闺门旦,最小的九岁进入戏院,最大的也不超过十三岁,十来年选一次,吃喝住学都在戏院,自幼学唱念做打,由于是政府联合培育班,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断过文化课培养,戏院所有的女孩子都按照教学标准通过中学会考,其中满足条件的佼佼者,可以进入戏曲学院和慕城大学本科班。”

“如若不能,也会以戏曲学院专科的身份,通过特招项目的筛选进入各事业单位戏剧院。”

梁季禾直言不讳地问,“所占比例大概多少?”

“极少。”范师傅脸上惭愧,连连摇头叹气,“不瞒你们说,继承传统文化是设立戏院的初衷之一,当年我与如汀、惊蛰师妹一起商量,也希望借由戏院之名,给众多失学的女孩子一个安身之所。”

范师傅为人感性,眼中闪过一丝水光,他拿来十多年前入选的花名册,推在梁陈二人眼前,一页一页慢慢翻着,“这些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离开戏院,也是如此,这是她们多年前来面试的资料,家庭圆满为热爱而来的女孩子,不过一二,剩下的全是各有各的难处……”

陈池羽还在回复微信,听到这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