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王当时陪着代王后,那女人不修口德,背后嚼舌根,我当时气的都快失神了,以至于代王在给代王后摘花的时候来不及躲开,这才见到的。”
“那次我们并没交谈,至于第二次,还是碰巧遇见的,尽管说了一会儿话,可那也只是代王想为上次代王后失言之事道歉罢了。”
“从头到尾,我们都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既然如此,那我有什么错?”
她简单讲述了和代王刘恒的相遇场面,并强调自己并没有把柄给人抓。
“真的吗?他真的只是跟你道歉,而没有涉及一丝一毫旁的交谈吗?”但林清源却不相信,因为他是男人他知道,代王刘恒现在的状态一看就不太对劲。
“……”,窦漪房更心虚了。
“先生这是在盘问我吗?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但她仍是嘴硬的很。
“没有就最好,有就大难临头!”林清源上前一步抓住她的手腕,将其拉到身前,郑重提醒,或者说警告。
“漪房,你听着,代王刘恒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温文尔雅。”
“诚然他治国理政的能力很强,也很受百姓爱戴,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个感性之人,恰恰相反,他做事的目的性是很强的,甚至很危险!”
林清源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在给她预警。
历史上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确实对老百姓很好,减免赋税,轻徭薄赋,可他对权力的掌控和欲望也同样很强。
不然也不能初登大宝,就立刻解除了扶他上位的周勃的职务,还把人下了大狱,就连亲舅舅薄昭犯了罪,他也一样没有任何优待,直接下令处置。
如果说前两件事还可以用皇帝和诸侯王考虑事情角度不同来为他辩解的话,那么他上位前,离奇死亡,且同时暴毙的代王后和四位小王子,就是怎么也洗不白的污点。
史书上并未记载窦漪房之前的代王后是谁,更没有提及对方和代王刘恒的四个儿子的姓名,只以春秋笔法草草记述一句,言代王刘恒登基前,母子俱亡。
可根据当时刘恒的其他兄弟都迎娶的吕氏女为王后,以及代王后和四个小王子偏偏在代王刘恒登基前全数暴毙这点,其实不难推测出,历史上的代王刘恒,恐怕迎娶的也是吕氏女。
之所以代王后和小王子们会死在他当皇帝前,恐怕这也是当时朝臣们提出的支持他的条件,众人都不愿再见到吕家成为外戚,更不愿流着吕家血脉的孩子成为储君。
由此完全可以推测,代王刘恒之所以能上位,恐怕和这件事脱不了关系,甚至极大可能,代王后和小王子们就是他亲手下令处置的。
当然了,这些事只是猜测,林清源也没证据,但他从不认为刘恒就真的和史书上一样好说话,如果对方真的软弱无能的话,那么又怎么可能坐的稳皇位?
再加上他和刘恒近距离的几次交谈和接触,都无一不在加深心里的警惕,哪怕刘恒表现的温文尔雅,毫无威胁,可林清源就是看出不对。
所以才会冒着被吕雉发现的危险,也要和窦漪房单独见一面,提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