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活过得好,才会有精神搞这些活动。

可能等他们年纪再大些,就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杜正卿现在就有些受不了了。

在这个“竞选”最火热的时候,甚至上了不止一次报纸,双方都在号召人马投票,知名度一天比一天广。

他出门都得避着人,不然就会被堵住,走一天都走不出去。

这个“竞选”偏偏还是两位当事人知道的最晚,还是友人在报纸上看到,提醒他们,导致日后两人在诗会上见面时都尴尬不已。

彼此的交际圈又是重合的,没少见面。

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

后面是长安凯旋而归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结果已经出来,第一公子竞选的热度就降低了许多,不然,杜正卿现在还不敢这么随意地跟着大皇子进进出出。

而汪子珊在看到长安出来之后,也不记得刚才才觉得左博好看了。

在公主身边,很难会注意到其他人。

汪子珊已经是公主府的常客了,一进来就舒舒坦坦地坐好,还让橘子上她最喜欢的西瓜汁,一下肚,整个人都凉爽了。

汪子锐进来时,倒是不留痕迹地扫了一眼,像是在留意谁,“我们这回回来是请将军多多提点。”

二人行的礼也是最正规的军礼,这态度可比之前没打服的纨绔好的多。

“都是小事,我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挠。”

“这样也好,在家里躺的骨头都酥了,也该活动活动,老躺着也不是事。”

长安知道汪子珊的性子,倒也不奇怪。

反而是汪子锐补了一刀,“也是不想被三婶娘念叨吧。”

“唉。”汪子珊叹了口气,“好像在爹面前更自由些。”

都是女子,长安也懂汪子珊的烦恼,成婚之事,好像总是避免不了,一但成婚,就要孕育子嗣,十月怀胎下来,想要重返军营,是件很困难的事。

且不说作为母亲很牵挂儿女,就是外界的压力也大,男子从军,妻子在家照料好像很正常,要是女子,不教养孩子,不照料家庭,桩桩件件都是罪名。

汪家女眷有不少都上过战场,但最后还是回到了京城,操持起家务,儿女的婚事。

汪母估计也是知晓其中的难处,才希望汪子珊定下来。

而汪父在边关待久了,没操心过这种事,一时半会自然想不到。

现在汪家女还不太好说亲,一是生性爱自由,老是跑去参军。

二是不同于其它人家,从小就有母亲教导。

要是没优秀成皇后那样,说亲的人家总是衡量再衡量,挑挑拣拣的。

况且,汪家现在的名望也不如从前一般独一无二。

说亲说到后面,汪家几房的火气也起来了,仪亲就这样,以后岂不是更不得了了?把她们汪家女拿捏死。

气是气,但又忍不住操心,到处张罗,汪子珊就是受不了这种念叨。

可能是爹娘让她太自由了,长安现在倒没有这个烦恼,但也不是不能体谅别人。

不过,现在再多的安慰好像都显得有些苍白。

“不知道净澄那边如何?汪子珊也不想再多说,又不是什么好事,看净澄不在,过问一句,乌净澄老喜欢黏着长安了,就像双生子一般。

“有婶娘在,应当没事。”

程燕檀现在的战斗力在乌家可谓是无人能敌,谁也讲不过,乌大也出息了,这回就他负责动手。

文武双全,打遍乌家无敌手。

乌府整天掐的跟斗鸡眼一样,乌烟瘴气,倒是比之前活跃了,但乌信明显不需要这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