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午后,父子二人正在批奏折,只能听得到笔尖在纸上摩擦的声音,长宁突然出声:“父皇,你平时会给母亲送什么?”
段惟和正在跟折子奋斗,就想着赶快处理完,然后回华阳宫用晚膳,突然听到长宁的问话,还有些懵。
直到笔尖的朱砂快滴落到奏折上。
但很快就答:“你娘对这些东西不挑,只要好看,不管是戴着还是摆着,都成。”
“朕觉得她比较适合玉,但她有时候就喜欢金饰,送礼也要投其所好……”
说到一半,段惟和才反应过来,孩子也长大了,有了皇子妃,听说也没少向何府送东西。
那他应该教一些夫妻相处之道才是。
说到这些,段惟和就精神了。
之前也没人能和他讨论这些,他倒是暗戳戳打探过大臣们怎么哄妻子高兴。
但他和贵妃之事,就不能朝这些大臣说了。
不然,齐姣又得被骂妖妃。
边听,长宁还边走神,在他之前的记忆里,父皇好像不是这样的。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这些女儿家喜欢的东西如数家珍,繁杂还是简单,都能说上两句。
也不会一说起母亲,整个人就像是沉进去了一样,他们二人,确实像真正的夫妻一般。
从如今的位份来说,这句“夫妻”怕是称不上。
但这是他的母亲,君父,君父,皇家的亲情中总存在着规矩,比起父亲,有时候母亲更像是命运共同体,母凭子贵,子凭母贵。
两人之间情越浓,对他们也才越好。
况且,他是母亲的孩子,天生就应该站在母亲这边。
这样一想,长宁对未来的妻子也开始有了些期待,毕竟,那也会是他以后孩子的母亲。
第240章 自由?
皇后对夫妻不夫妻的,没有半分想法,比起“夫妻”二字,还是合作伙伴更能形容他们。
就像她和明贵妃一起开铺子,也是合作伙伴,只不过和皇上合作的摊子更大,管的地方更大而已。
只是,现在她倒有些想撤资了。
养了好几个月,随着天气转暖,心情舒畅,皇后的身子也好的差不多。
众人又恢复了请安,不止是妃嫔,皇子公主也要过来,毕竟是皇后病愈后的第一次请安。
长安没少在私底下看望过皇后,对她的身体状况也算是了解。
这次请安和往常没有区别,只是让贵妃和大公主留了下来。
“我听乐宛说,过几日她又要回边城了?”
这个问题问长安还不如问钟乐宛,毕竟她也没少进宫,又不是没有机会问,但长安还是答了。
“本来这次就只能留小半个月,也可延长几日,但她自己也急,想着回边城看看。”
如今的边城已经大变样了,经济来源让城池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基建也能搞起来。
从京城到边城虽然有了水泥路,但也就是那一条,远远不够,更别说还想要连接草原的各个部落。
有了新的建筑材料,房屋也可翻新,之前因为外族屡次来侵犯,饱经战火,虽然能用,但看起来也相当破旧。
在这种朝夕不保的日子里,也没有人想着翻新房屋,命都没了,哪还能管屋子好不好看。
如今边城已然太平,居住条件也要跟上,正好可以重新规划边城的布局。
如今有工厂,那基本的居民区,工厂区和贸易区也要分出来。
分区更有效率,生活也会更便利。
虽然长安已经列好了计划,由镇北将军带着人监督,也能保证顺利进行。
但钟乐宛心里始终有些惦记,她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