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气,自然不用请安。

齐姣坐在炕上,身上还得披着披风,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刚才也就看了一眼,风就使劲往里面灌,跟刀子一样,不仅雪大,风也不小。

祝嬷嬷也不由得说:“这雪下的比前些年还大,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人。”

祝嬷嬷虽然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但也不是没过过苦日子,冬天,对穷苦人家来说,是一道劫,总会带走一些东西。

连这皇宫里,也不例外。

天空也阴阴沉沉的,明明这个时间,天差不多也该凉了,现在看过去,只能看到一片灰。

下午雪刚下的时候,像柳絮一般,雪花是稀碎的,但又快又急,葡萄架迅速地蒙上薄薄的白,天已经暗下来了,像是在灾难的前奏曲。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雪就开始下大,势头很猛。鹅毛大雪一下,瞬间铺天盖地。

就算宫人早早就出动去铲雪,好像也抵不过雪的速度,整个天地都被雪给盖住,纯白的世界。

没有让人觉得静谧,美丽,只觉得惶恐不安,这是雪,是冷的,是能要人命的,这是统一的认知,是对自然的畏惧。

京城整齐的街道,也被雪给覆盖住,冷清又萧条,也看不出从前的繁华,看不出来,这里是京城,还是其他地方。

段惟和一夜没睡,看到这么大的雪,也知道京城的百姓要经历什么,房屋倒塌,没有地方能够避寒,风雪肆虐。

大雪,天寒甚,地冰如镜,行者不能定立,民冻死者无算。

或许以后在史书里就只是这么短短一两句话,但在现在,却是无数人的命,是沉甸甸的。

宫中倒无事,只是一些偏僻,没经过修葺的宫殿塌了,没出人命,只有几个人受伤。

这已经算的上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而京城的情况就严重多了,被压垮的房子数不胜数,而在这一座座倒塌的建筑背后,是百姓的命。

雪灾降临的地方远不止京城,各地冻死人的情况也不少见。

折子就像这雪花一样,飘到了段惟和的桌上,越垒越高。

开仓放粮,调运粮食,水路陆路都用上了。

京城的空地上搭了不少避难的房子,尽管在一夜之后,还是会没了,郎中背着药箱,在人群里穿梭。

来不及救治而导致死去的人比比皆是,这时候有碗汤药喝就已经是好事了,至于熬不熬的过去,这只能是听天命。

扛的过去就是老天保佑,扛不过去的,那就是命数已尽。

后宫也送了不少衣物出去,面对这样冷酷的天气,穿的再厚,好像都没有用,寒意刺骨。

这是一场大雪灾。

京城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边关又传来急报,雪上加霜。

灾难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是大禹人还是外族人。

但对草原上的那些人来说,牲畜就是最重要的生存财产,而根据边关传来的消息。

草场已经被大雪覆盖,牲畜没办法觅食。牛马、马驼羊等牲畜冻死者众多,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地区,饥寒交迫之下,还出现畜牧亡死且尽的情况。

雪盖的太厚了,到来年的春天,牧草都不一定能顶的开雪,冒的出新芽,别说今年的收成,来年的也不一定会好。

在饥饿和寒冷的危险下,又失去了希望,可想而知,对边关的侵扰是多么可怕。

危及到生命时,人是没有理智的,对他们来说,中原就象征着温暖,数不尽的粮食,只会不顾一切地,疯狂地涌进去。

而此时的边城,战争已经开始了,传信的士兵还在马上狂奔。

边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