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中做伴读,是件好事,但也是福祸相依,这种买卖,乌信不陌生。
但坠马这事不小,多的是从此就残了的,少胳膊少腿的人,更别说一个初学者,再怎么着也是疼了这么久的孙女,心里头还是担心的。
但,下意识的反应却让他想到能从中得到些什么,福祸相依,福祸相依,未尝不是个机会,和皇帝拉近距离的机会。
乌信的野心大着呢,一开始也不敢轻易下注,毕竟后期的康鼎帝也确实是疯疯癫癫的,谁都摸不准他的心思。
结果错过了好时机,太子成了皇帝,再想攀上皇帝,可没那么不简单。
有时也忍不住感叹一句,姜还是老的辣,杜正卿那老头才老道,眼光毒辣的很。
不过,比起他,皇帝明显更信杜首辅,他贸贸然攀上去也不一定能得到皇帝的看中。
只能另辟蹊径,而他现在也只是一个孙女能扯上点关系。
要是有个有乌家血脉的皇子自然是最好,但皇帝在第一回选秀的时候却一个都没挑。
摆明了对那个明贵妃还新鲜着,这几年虽不能轻举妄动,但第二,第三回,那就说不准了。
再怎么喜欢,对着同一张脸,估计也厌了,皇帝还年轻着呢。
家族里的孩子不少,可以先好好培养着。
乌信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当然,明贵妃这条线也不能放了,一个现成的贵妃,但,做多几手准备也是好的。
走错一步,跟着遭难的可是整个乌家。
这种家族氛围就决定了乌净澄坠马之事,关心的人不多,反而是让下面的竞争者蠢蠢欲动,痛苦担心的只是至亲之人。
眼看黄昏都要压下来了,乌信也不是那么坐的住了,加上长子对这个女儿也看重,在面前转来转去的惹人烦。
再有就是,也想在皇帝面前表达一下煎熬之情,这对他们乌家来说,可是无妄之灾,不卖卖惨,也说不过去。
乌净澄被长安送出来的时候,祖父和父亲便都在,这可是破天荒,第一回。
只有父亲会接的多些,乌净澄三岁启蒙,上族学上的也早。
等散学之时,父亲下值偶尔会顺路带她回来,有时还会给她一串冰糖葫芦,或者是哪个糕点铺新出的点心,就像寻常父女一样回家。
也会说她学的辛苦,讲的最多的就是让她乖乖听祖父的话,祖父很喜欢她,不能让祖父失望。
等年岁大一些后,这样的日子就少了,父女之间也需要避嫌,父亲也不会像从前一样,觉得她是个小孩,要给她带点东西甜嘴。
今日,父亲也表现出来许些担忧,而祖父……
为了不让自家人担心,乌净澄见面就说了自己的伤势,索性都是一些皮肉伤,养养就好,不影响以后执笔。
乌父心里一松,宫里早就提前派人说了乌净澄只是擦到了手,没有什么大碍。
但这也比不过活生生的人有说服力。
见她无事,乌信的关注就转到长安身上,他也没错过乌净澄那一句,是长安救了她。
这长公主在往常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日这一见,确实不是个普通孩子。
两人在交谈当中,不说是滴水不漏,也可以说是思维敏捷,甚至比起那些科举进来的愣头青更成熟,更从容,说话做事比起他一直很看好的孙女还灵活。
这或许就是皇帝盛宠这明贵妃带来的底气,从容,但不高高在上。
皇上特批这长公主练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马上救人这事来看,可不是练练武就行的,胆气,力气,脑子也要清醒,缺一不可。
在回去的马车上,乌信一直在沉思,见到这长安公主之后,也该调整一下现在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