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都去了,那让杜正卿去也是小事一桩,大皇子还是能带几个伴读的。

杜正卿却有些意外,忙谢恩,对明贵妃更敬佩了,祖父说的没错,明贵妃不仅有见识,更有眼界,她看到的还有黎民百姓。

长安长宁有一个书房,是他们小时候开蒙用的,说是消消食,便打算去那写写课业。

长安是打算带朋友转转自己生活的地方。

平时长宁和伴读交流的也真的都只是课业上的内容,其他的很少。

和杜正卿无疑会聊的更多些,毕竟进度比较一致,能聊的多。

而左博在课业上却不怎么跟得上,吃力很多,但进步是有的,而汪子锐就是单纯的不爱学,没什么原因。

之前去学院的压力太大了,学不明白就算了,回来还得被他娘她爹双人混打,每逢考核之日,屁股就遭殃,这谁受到的了?

在上书房的好处就是每天都有好吃的午膳,好吃的点心,凭着这个,读书就读书吧,也不是不能忍。

不然就有可能像之前那样,三天两头就“病”,顶着被打屁股的风险也要回家休养。

学霸的世界对学渣来说可能是有壁的,反正汪子锐是这么觉得。

就比较喜欢和左博在一起,说点吃吃喝喝的多好。

杜正卿一进书房就被墙上挂的那副字给吸引了,内容很简单,是一首《劝学诗》的诗,恐怕连汪子锐都能背的出来。

但那笔力却不一般。

见他看的出神,长宁过来主动说道:“这是我娘写的。”

这话不同往常,带着些幼稚的炫耀,就像在说,你看我娘有多厉害。

以前在交往中不常见到的一面,今日在华阳宫却是见了个遍。

长宁不是普通的小孩,就算是普通的,在上书房熏陶了这么些日子,观赏能力也是有的,也知道她娘那手字有多好。

“娘娘真是厉害!这字让人心神向往。”

一笔一划,藏锋稳健,仿若上川之脉络,山河流水之势,里边有说不尽的意境,收尾之处又带着些灵活风姿。

越品越能感受到这字的厉害之处。

这一手字,没有个十年肯定练不出来,甚至还要多加勤勉,有一定的天赋才行。

就是这么巧,有一个人就是都拥有,并且发挥到了极致。

乌净澄也被这动静给吸引过去了,同样开始了观摩。

甚至能和杜正卿说个有来有回。

见杜正卿如此推崇,左博和汪子锐,也过来凑热闹,不过,一个是不太看的懂,一个不感兴趣。

只能是不懂装懂地点头,但兴趣不大。

歇到午后,几个孩子又喝了一杯西瓜汁才走。

下午还是练骑射,都不用担心饿了,因为晚些还会糕点送过来。

汪子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虽然比起那些之乎者也的好些,毕竟有把力气在身上,应付这些很简单,但也一样也是累。

只能是靠华阳宫的点心续命了,为了点心,汪子锐暗自给自己打气。

在临走之前,杜正卿还是忍不住向明贵妃求了一幅墨宝。

乌净澄见此情此景,也说了想要一幅,要是错过,说不准以后还没机会能要到。

要是可以,甚至希望明贵妃能给她一本字帖来临摹。

那字可谓是刚柔并济,而她,正是想练成这样。

祖父的太过刚硬,她的性子练不来,字也是挑人的,不然怎么还有以字认人的事。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写的字都会有所不同。

但一份字帖要花的心思可比一张字多,也就没敢直接开口,这太麻烦明贵妃了,便只要了一幅。